海峡新机遇,融合新发展——中欧校友海峡两岸(厦门)经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纵深演进,面对当前世界的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秉持开放理念、深化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是必然选择。今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 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经贸深度融合的新路,支持共建企业合作联盟、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及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基金,这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厦门作为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对外开放格局和对台工作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当前,厦门市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和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活动全景
10月21日,中欧校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以“海峡新机遇,融合新发展”为主题,共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机遇、新发展与新未来。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晓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中欧校友、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EMBA 2010),中欧校友、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EMBA 2018)发表致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周阳山分别做主题分享;中欧校友、嘉庚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原厦门国贸集团董事长何福龙,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企联荣誉会长吴家莹,金圆统一证券董事长,全国台企联副会长薛荷,正新厦门集团总经理许智明,建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岱桦,宸鸿科技集团执行长谢立群参与圆桌讨论环节。交流会还吸引了包括厦门台商企业代表、中欧校友代表等在内的300余位嘉宾参与,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本次活动由东南卫视新闻主播艾珂竹主持。
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晓舟
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晓舟首先在致辞中指出,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台胞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台湾企业在厦门有548家,有12万台胞在厦工作生活。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建设4+4+6的产业体系,计算机、通信设备、新材料、软件等十条产业链产值超过千亿元,国家级高新企业超过3600家,同时厦门还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全国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是国家重点行业中心,港口集装箱供应量位居全球第13位。
他强调,本次“中欧校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会”聚集了来自海峡两岸各个行业的杰出企业家,未来厦门将持续努力打造国家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期待大家在厦门能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合作,共谋创新之道、共享发展机遇。
汪泓院长
接下来,汪泓院长发表致辞。她表示,厦门是座美丽的城市,拥有迷人的海滩以及丰富物产。厦门也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作为海峡两岸重要的贸易交易平台和交易通道,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可发挥更加重要的枢纽作用。
她指出,中欧拥有三大“宝库”:第一是品牌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中欧成立虽然只有短短29年,但已走过很多老牌商学院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全球16500多所商学院中跻身第一阵营。第二是世界级的教授队伍。中欧拥有12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世界级教授队伍,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三是强大的校友网络。目前中欧校友逾29000名,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内地商学院中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校友网络。
汪泓院长最后强调,希望中欧拥有的深厚学术底蕴以及校友资源,能够助力厦门与台湾两地的企业家们转型升级、抓住机遇、赢得发展。期待在厦门各产业领域深耕的中欧校友们继续发挥校地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两岸企业家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李文校友
中欧校友、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EMBA 2010)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弘扬企业精神是中欧校友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在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医药行业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代表,这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海峡两岸中欧校友,他们在积极参与两岸发展过程中成就事业、成就人生、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日的交流会汇聚了教授学者和优秀的企业家代表,相信大家定能在厦门这片热土上投资兴业,为两岸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洪伟校友
中欧校友、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EMBA 2018)指出,目前中欧在厦门拥有校友170余人,其中有9名校友在上市公司中担任创始人或董事长,26位校友领导的企业名列“福建省百强企业”,校友企业具有广泛的行业代表性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中欧的校训是“认真、创新、追求卓越”,母校教育我们要“有比成功更高的追求”,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会,两岸企业能够凝聚共识、共享机遇。
许斌教授
随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围绕“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全球经济新格局、两岸经贸前景前瞻”三个议题,详细论证了“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两岸经贸合作前景”。
许斌教授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新格局有两大特征:第一,中美对抗是全球新格局的中心特征,其中,中美经济加速脱钩,全球供应链重组;第二,区域主义是全球新格局的重要标志,全球经济“二区化”: 形成“美国区”和“中国区”两个大区
开放型区域主义,同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既是“美国区”的成员,也是“中国区”的成员。
谈到两岸经贸合作前景,许斌教授表示,尽管当下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海峡两岸目前仍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关系。在以中美对抗和区域主义为特征的全球新格局中,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将面临的严峻挑战,风险因素在商业决策中重要性的上升也将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产生影响。同时,也要看到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两岸经济存在极强的互补性,如果将大陆拥有的巨大规模优势和台湾地区在某些行业拥有的高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将会给海峡两岸民众带来巨大的福祉。
周阳山教授
接下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周阳山教授以“从小三通到一带一路:由融合到统一的新思维”展开主题分享。他指出从2000年左右“小三通”(澎湖、金门、马祖三地)的合法化管理,到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这些融合措施,为两岸的和平与互利共荣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之窗,是“放开两岸,惠通天下”的关键性举措,也是促进和平共荣、合作共赢的不二法门。
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能将台胞、台商、台生积极纳入“一带一路”建设计划,不仅将大幅度提升融合方案的具体成效,也将对建设计划本身提供更多充沛的人力资源,使其成果更为多元、细致而丰富。这是今后“一带一路”倡议值得参考的一个发展面向,也是两岸从融合走向统一的重要立基。
圆桌环节
在随后的圆桌环节,中欧校友、嘉庚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原厦门国贸集团董事长何福龙(EMBA 2007),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企联荣誉会长吴家莹,金圆统一证券董事长、全国台企联副会长薛荷,正新厦门集团总经理许智明,建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岱桦,宸鸿科技集团执行长谢立群六位嘉宾在艾珂竹的主持下,以“携手同行,共创未来”为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从各自领域切入,表达了对未来两岸携手合作的信心。嘉宾们一致认为,两岸之间同文同种,沟通便利,价值观也非常相近,大家坚信在这个基础之下,两岸的合作,定能够强强互补,强强联合。同时也期望,中欧的企业家们能在深化两岸合作的道路上共同完成更多事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兼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徐惠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兼院长办公室主任李瑗瑗,厦门市商务局和厦门市台港澳办相关领导也出席了本次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