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出席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并接受多家媒体专访
盛夏时节,黄渤海之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是时隔5年重回大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受邀出席论坛并接受多家主流媒体专访。
自2007年起,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在中国举办世界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旨在更加贴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利用中国巨大市场的机会和潜力,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的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各界代表参会,分别围绕“全球新经济”“中国和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等六大方向开展探讨。
![.](/sites/portal.prod1.dpmgr.ceibs.edu/files/inline-images/Picture1_13.png)
论坛期间,杜道明分别就“中国企业出海”“中国外资营商环境变化”“外资在中国企业的投资战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未来中欧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商业教育”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对话的重要性”等议题接受了CGTN、China Daily、Bloomberg、《南华早报》、凤凰财经频道等多家主流媒体的专访。
当前,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和创新举措备受世界瞩目。他在接受CGTN采访时以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为例,表示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正是当下欧洲与中国企业发展中的最大差异。他认为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被西方严重低估了,“外资企业可以到中国市场学习,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竞争力的来源。”
![.](/sites/portal.prod1.dpmgr.ceibs.edu/files/inline-images/Picture2_30.jpg)
在接受Bloomberg的采访时,杜道明强调,在中外交流中构建一个中立且值得信赖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世界经济论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以其解决紧迫全球问题的能力而闻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的影响力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他呼吁各方放下分歧,将建设性对话置于首位。他表示,通过开放和坦诚的交流,可以促进各国之间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杜道明在接受《南华早报》的采访中建议,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可以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他强调,全球化不仅需要创新和规模经济,还需要对本土人才的信任和尊重。他倡导一种更加开放的管理理念,认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应超越文化和国籍的界限。
![.](/sites/portal.prod1.dpmgr.ceibs.edu/files/inline-images/Picture3_7.png)
杜道明在接受凤凰财经频道的采访时表示,国家之间贸易合作是一种抵御冲突的有效手段,只有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才能共同繁荣。谈及当前的全球商业环境,杜道明强调,政治决策是影响商业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欧、美等国家大选接踵而至,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叠加的背景下,商业环境和各行各业也将会受到影响并感到不安,“尤其是金融机构,他们偏爱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尽管如此,杜道明仍对全球经济状况持乐观态度并且表示,“中国当前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速,令欧洲国家人民非常羡慕。”
建院30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始终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致力于搭建中外交流桥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未来做出积极贡献。作为达沃斯论坛的重要伙伴,中欧与达沃斯论坛拥有深厚渊源,学院多位教授都曾参与瑞士达沃斯与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就全球关注的重大政经问题发表观点、贡献智慧,传递中欧的智库影响力。
附采访报道:
CGTN:
Turpin: Foreign companies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南华早报:
Chinese companies ‘going global’ should learn from Japan’s mistakes, academic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