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携手沃尔沃汽车在京举办“向晚月升”草地音乐会
6月3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沃尔沃汽车,在北京校区举办首个大型校园草地音乐会,以“向晚月升”为主题,阮咸大师冯满天领衔乐团,呈现了一场古今中西相融合的音乐盛宴。三百多位中欧校友、各界嘉宾携亲友前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北京校区策划的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也由此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阮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弹拨乐器。相传西晋的“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种乐器,因此后人称之为“阮咸”或“阮咸琵琶”。阮咸艺术传承人冯满天在演奏、制作、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影响力。2024年1月,他首次领衔乐团在北京校区带来“花开满天”音乐会,将阮、笛、鼓、锣、钵等传统民族乐器,与键盘、世界打击乐等国际乐器同台演奏,传递出自由、开放、融合的音乐精神,受到热烈欢迎。此后,北京校区就计划在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举办一场户外草地音乐会,在绿草如茵的校园广场里,在新月初升的自然环境中,传递“中欧卅年 月来乐好”的美好祝愿。
在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努力下,草地音乐会获得了来自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冠名赞助。北京校区各部门通力合作,为音乐会设置了丰富精美的简食,定制了摇扇、艾草花环等周边,并进行了草地杀虫、松香驱蚊、防雨、降暑等细致的准备工作。
“向晚简食”区域和精美周边
中欧北京校园楼体南立面作为背景,舞台设计、建筑灯光与黄昏云层相互辉映,营造出轻灵浪漫的氛围。
6月30日晚,克服北京夏日多雨、高温等困难,音乐会如期举办。音乐家们以一曲相传为阮籍所作的古琴曲《酒狂》作为开篇。随后是原本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渔舟唱晚》,经冯满天乐队改编为爵士风格,在悠然自得中更添洒脱。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的乐曲《戏鹿》,则生动地表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驯鹿人们与自然生灵和谐共处的生活画卷。
上半场表演至第四曲,京剧程派传人李林晓惊喜现身,表演了与冯满天合作创排的《牡丹亭随想》,以阮的音色和京剧程派青衣相结合,将昆曲《牡丹亭》的旋律拆解,传递东方哲学的自然灵动之美。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也被巧妙加入爵士曲风,实现中西乐器与民族吟唱完美结合。夜色渐深,伴随音乐的激昂节点,北京校区楼体南立面灯光瞬间亮起,带来震撼的视觉、听觉双重效应。
下半场乐曲多改编自古人画作、诗作,用现代音乐形式复原古代文人的情结,传递东方哲学的信仰与追求。曲目一是根据宋代王诜画作《渔村小雪》创作的阮咸独奏,冯满天特别按唐代制式制作了阮咸,其音色古朴、婉转、低沉,反映出向往山林隐逸的情致。
为了配合本场音乐会“向晚月升”的主题,音乐家们还带来了两首与月色有关的名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由冯满天作曲并吟诵。在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校园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与千古悲欢离合、风流人物再次相遇,共同感知古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士大夫情怀。
《云端镜象》则表达了对自然科学与人文哲思间微妙关联的思考;《嗯叹》以中国戏曲元素和爵士音乐的态度进行融合,通过阮、中国大鼓、百种小打击乐以及中国吹管乐的配置,呈现出千军万马般的恢弘磅礴之气,浓厚的京剧色彩和时代感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展现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包容性。
冯满天及音乐家团队
随后,返场曲《信天游》与《天高云淡》再创高潮,音乐家们以即兴表演的方式,加入随想念白,传递“感当下之态,述当下乾坤”中国古乐精神,带来豁达、松弛、愉悦的精神气场。音乐与月光交织,观众们在古今与中西、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收获了心灵的治愈和精神的充盈,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愿这美妙的夜晚,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期待大家和中欧继续携手同行,未来越来越好!”伴随着主持人的结语,草地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多年来,中欧北京校区持续传承、不断创新,以音乐和艺术在中欧与校友及社会各界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优美的交流桥梁。从2002年到2021年,“中欧之夜新年音乐会”持续举办,从中山音乐堂到国家大剧院,成为“一票难求”的高端音乐盛事,先后吸引21家校友企业提供赞助,成就了一段中欧人共创校园文化的佳话;2021年底,北京校区特别策划慈善音乐会,吕思清、柴亮等小提琴大师献奏,为青少年音乐公益团体募集善款逾40万元,谱写了动人的“爱之交响曲”。此外,遵循吴敬琏教授的建议,北京校区合聚课堂还开设了音乐鉴赏课,帮助校友在音乐中提升审美、滋养身心。中欧校园也因独特的人文气息,赢得了校友们“精神家园”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