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可逆的潮流 企业AI转型”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欧论坛成功举办
作为中国和全球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重要展示平台,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5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中欧校友数字生态俱乐部人工智能专委会承办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欧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行,聚焦AI应用落地和企业转型,该活动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作为人类文明和科技的重大飞跃,人工智能(AI)的发展,正在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结构优化。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已不足以帮助企业应对AI时代的浪潮,企业是否具备运用AI的能力,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关注和推动AI转型,是如今企业管理者们面对的重要挑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与企业家嘉宾们共同探讨了企业AI转型之道。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不同行业的300余位优秀企业代表现场参会。

论坛现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主持了本场论坛,并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发表致辞。朱晓明在致辞中向学院领导和教授在AI研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致敬。他列举了中欧在智慧医疗领域深耕多年所取得的诸多突破,并指出中欧开设的AI课程涵盖了卷积神经网络、视觉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创了国内商学院的先河。他通过展示校友在数字医疗技术与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的众多荣誉,凸显了中欧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研究方面的成就。朱晓明表示,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激发AI领域更加多元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机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主持论坛,并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致欢迎辞
随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发表致辞。她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 4500家。截至 2023 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 5800亿元,全球排名第二。
汪泓表示,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中欧已建立四大研究领域及各类研究中心。本次论坛由中欧AI与管理研究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希望能够携手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主题,打造具有国际化和商业落地实践特色的中欧品牌论坛。汪泓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我们应做好 AI 的主人,勇于创新探索,保持独立清醒才能真正行稳致远。”未来,学院将AI作为重点研究领域,携手企业家校友们共同把握AI时代的新机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致辞
本次论坛以“企业AI转型”为主题,设有“AI前沿趋势”“All in AI”与“积极拥抱AI”三个主要环节。
在 “AI前沿趋势”环节,SAP公司中国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俊松以“AI时代赋能企业智能转型”为主题展开演讲。他指出,当下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三化叠加时代。企业转型需经历三个阶段:业务流程信息化、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以及当前的AI驱动智能化。每个阶段都显著提升了企业效率,而当前阶段有望实现70%以上的效率提升。彭俊松强调,生成式AI的兴起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能力,预示着AI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他指出,企业AI转型战略应以价值为导向,而云技术对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他进一步分享了SAP的AI实践原则,包括如何连接业务,如何与客户交互,从而更好地助力企业AI转型。

SAP公司中国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俊松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微软中国智能云解决方案部Azure Core总经理郭润平(中欧EMBA2020)围绕“微软人工智能转型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当前正处于一个新的范式转换时代,交互方式将从传统的方式向新的多模态交互方式转变。随着大模型的出现,AI将拥有更好的推理和计划能力,这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此外,他指出,虽然基于语言和文字的大模型能尝试理解物理世界的知识,但也可能有其它路径。郭润平引用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提出,语言主要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工具,因此,未来的AI可能需要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获取物理世界的知识。

微软中国智能云解决方案部Azure Core总经理郭润平做主题演讲
此后,蚂蚁集团副总裁、NextEvo负责人徐鹏博士,进行了以“千行百业创新应用-AI让企业经营更简单”为主题的演讲。他分享了蚂蚁集团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如“百灵”系列和代码大模型等,并重申了深入行业应用大模型创新以实现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性。他还介绍了大模型在企业经营领域的实践,如智能客服和智能研发。他强调,开源大模型能力逐渐逼近闭源大模型能力,应用场景从to C向to B演进,目前,大模型产业方兴未艾,离全面人工智能(AGI)仍有一段距离,随着技术和商业实践结合的不断深入,大模型将逐步融入各行各业,为企业运营提供支持和服务,提升生产力和效率,让企业更专注于产品创新和价值创造。

蚂蚁集团副总裁、NextEvo负责人徐鹏做主题演讲
IEEE最高董事会候任董事、IEEE标准协会候任主席、元创盛景联合创始人袁昱在线上发表主题演讲。他强调了 AI、Web3和元宇宙三个技术在引导数字化革命新时代中的关键角色。袁昱指出,AI、Web3和元宇宙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AI助力元宇宙的内容生成,元宇宙的崛起同样推动AI的进步,而去中心化的生产模式将推动Web3生态系统建立。由袁昱创立的元宇宙发展联合会已启动三项新计划,以推进元宇宙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儿童友好性的建设,他期望通过这些努力推动元宇宙的发展,迎接数字化革命新时代。
IEEE最高董事会候任董事、IEEE标准协会候任主席、元创盛景联合创始人袁昱做线上主题演讲
在“All in AI”环节中,瑞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乙壤月(中欧EMBA2009)首先以“打造超级智能体:企业超脑”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企业在落实大模型,实施AI转型时需要重视四个技术工作,即数据的预处理、模型训练、RAG技术以及Agent技术。他进一步阐释,数据的预训练、预处理决定了模型训练的质量,RAG技术可以使企业数据得到真正运用,而Agent技术则具备反思、规划、工具调用和多智能体协同等能力,是企业实现AI转型的关键。最后,乙壤月指出,AI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他鼓励企业打造超级智能体,迎接“人类巨灵”的美好时代。

瑞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乙壤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展开的All in AI对话环节,亚马逊云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总监崔玮及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杨纯(中欧EMBA2020)围绕企业全面AI转型进行了深度对话,讨论了生成式AI(AIGC)和Agent在企业中的应用。两位嘉宾还共同探讨了云计算技术与AI的结合,以及如何利用云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灵活性来支持AI应用的开发和部署。他们一致认为,云技术为AI的创新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
亚马逊云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总监崔玮(左)与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杨纯(右)进行1v1对话探讨
此后的“积极拥抱AI”环节,中欧特赞“人工智能和商业创新”研究基金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特赞科技Tezign 数字内容业务总裁任远(中欧EMBA2011)以“构建AI时代的内容生态”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她分享了自己对AI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并指出AI的进步已使其能够参与人类的创作、决策和推理,这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企业必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I,将品牌和内容资产转化为新能源。任远提到了AI在内容营销创意领域的应用,内容作为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AIGC正帮助企业释放内容资产的价值,赋能企业创新增长。

中欧特赞“人工智能和商业创新”研究基金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特赞科技Tezign 数字内容业务总裁任远发表演讲
此后,太古可口可乐中国CIO冯柯(中欧EMBA2019)及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田枫(中欧AMP2019)就“企业积极拥抱AI”为题进行了对话,分享了他们对AI赋能企业价值的深刻见解。田枫强调,企业应站在AI的视角上重新看待数字化问题,通过系统和人的协同合作,让系统从业务执行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提升。冯柯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如何在营销、客户服务和管理决策中发挥作用。他们一致认为,企业在运用AI时,需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都应该基于实际的业务需求和长远的企业发展考虑。

太古可口可乐CI0冯柯 (左)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田枫(右)进行1v1对话探讨
在现场观众热烈的讨论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欧论坛”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