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新质加速 ——中欧思创会长沙站论坛助力湘企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助燃新质生产力?9月26日,第九届中欧思创会走进湖南长沙,以“AI赋能 新质加速”为主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知名教授和湖南企业家共同探讨在新格局下,如何用“AI+”叩响新质生产力的大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深圳校区首席代表刘湧洁在论坛开场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强劲引擎是产业创新,重要载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而以AI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智能互联网,更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的一把钥匙。当前,湖南产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体系重塑、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虽然已初步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但亟需进一步围绕未来产业生成、数实深度融合、新质企业培育等,以高端要素汇聚、高效资源配置与高新技术发展,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湖南势能”。作为一所亚洲顶尖、全球一流的商学院,建院30周年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继续以全球领先的工商管理课程,以及差异化的论坛活动和有品质的校友服务,积极对接湖南的发展需求,帮助湖南企业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全球化的发展。
随后,中欧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以“AI赋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带来主题分享。他认为在当前背景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于做时代的企业、做“创新驱动”的企业以及做“永远是创业第一天”的企业。
首先,做时代的企业需要识势、顺势、乘势。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是这一时代的核心标志,互联网带来了信息、连接和协同的核心逻辑,企业必须充分理解并运用这些优势。他以华为、美的等企业为例,分析了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需要明确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认识到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组织的变革。
其次,做“创新驱动”的企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创新应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业务实现能力和市场接受度。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和高质,而生产关系对企业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人工智能为企业带来了理解、交互、创造、推理和自动化等能力,但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落地仍面临一些问题。企业应制定整体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准备,提升变革能力,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与自身业务相结合,制定明确的战略,而不是盲目跟风。同时,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变革,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最后,做“永远是创业第一天”的企业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时代在不断变化,企业不能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而应始终保持创新精神。许多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它们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进行业务转型和创新。当前,企业面临着增长放缓、市场内卷、盈利困难等问题,更需要回到创业第一天的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企业应具备组织创新能力和危机感,不断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方跃教授作为主持,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出海、全球化等话题与三位湖南本土企业家展开探讨。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三一集团率先通过价值链重构探索出一条践行工业4.0的道路,三一集团副总裁,泵路事业部董事长蒋庆彬(中欧EMBA2023)分享到,三一集团在2018年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全球化、数智化和低碳化三大战略,其中数智化主要从产品、制造和运营三个方面推进。特别是在制造数智化方面,以18号灯塔工厂为例,实现了包括下料、焊接、机加、组装、检测、物流转运的无人化,全流程线上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产能翻倍,人员减半。未来三一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致力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先驱”。
盈峰环境执行副总裁、盈峰新能源总经理谢波(中欧EMBA2019)认为,虽然现在环卫行业的新能源渗透率比较低,但是未来一定会全面新能源化,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企业的增长机会。盈峰新能源环卫车的占有率在8月份已经达到了38%,连续3年行业占有率第一,在谢波看来,打赢了新能源战役也就赢得了未来行业霸主地位。
谈及全球化,谢波认为,企业要出海要具备产品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组织能力,目前盈峰环境已经具备了这三大优势,海外战略是盈峰环境当下的首要战略业务,盈峰环境意大利工厂已设立,泰国工厂预计2024年底设立,中东、中亚、南美设厂正在计划中。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创业之初就有着国际化基因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张友君(中欧EMBA2020)介绍,目前企业的客户遍布全球,并且也在海外建设制造基地。企业想要出海,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张友君认为首先需要以全球化视野看待产业,先从全球销售、国际参展等基础工作做起,逐步建立海外销售渠道、聘请外籍员工、建立海外工厂,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要有“做好一个螺丝钉”的坚守,也要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
本次活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中欧校友会湖南分会、湖南省青商会、湖南省电子信息协会、ACCA协办,长沙银行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共有近250名湖南企业界人士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