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总经理思享课堂走进郑州
从2016年“互联网金融”,到2017年“金融科技”,再到2018年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技术大热。金融业掀起了一场科技驱动的智能变革。这场技术革命之风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变革?今后的金融业态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11月10日下午,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部主办、中欧校友会河南分会协办的中欧总经理思享课堂活动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活动以“对话金融与科技:重塑还是赋能”为主题,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芮萌教授在课堂的一开始对重塑还是赋能进行了解答,“大家试试把金融这个词换掉,换上教育,换上物流,换上制造业,换上很多的今天正在从事的行业,因为科技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科技跟我们今天到底是什么关系?是重塑。重塑意味着颠覆,赋能意味着它是一个帮助者,是一个补充。”
(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芮萌教授)
接下来芮萌教授分析了什么是金融,中国式金融是什么样的,以及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的情况,为什么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那么快,金融科技带来哪些的改变,以及金融科技的六种常见商业模式。
随后在课堂的讨论环节中,芮萌教授现场给同学们留下了3道随堂作业:
1. 你觉得哪种金融科技最有可能颠覆传统的金融模式?
2. 你觉得现在的金融科技是新酒还是旧酒装在新瓶子?
3. 你觉得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图:总经理思享课堂现场热烈讨论)
热烈的分组讨论之后,芮教授带来了问题的总结。芮萌教授认为,目前1.0版的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还是“旧酒装在新瓶子里”。金融的本质是信息和信用,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识别风险、对风险定价。目前,即使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环境等,但仍未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它只是销售渠道意义上的一个创新,但其产品结构和设计,与银行、保险、资本市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金融科技来说,金融仍是不变的本质,变的是技术的革新。
在芮萌教授看来,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各有优势。金融科技公司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创新的基因和平台竞争的先发优势,拥有较多监管套利,以及较强的以低成本服务长尾市场的能力。和金融科技公司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垄断性的线下能力、金融专业能力、强大的资金和实力雄厚的客户资源。它们的优势在于设计和销售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在于客户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两者不同的成本优势,决定了拥有各自的领地,且存在各自清晰的边界。
芮萌教授总结到,最终可能对金融有革命性改变的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安全加密、不可篡改、机器执行等特点直达金融的核心——信任,把传统合作网络变成基于透明规则的开放式合作,新的商业规则和商业文明可能由此诞生,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创新将是一个系统方向。
(图:芮萌教授点评讲解)
中欧高层经理培训部北京校区的主任李剑青老师和中欧校友会河南分会会长杜海波先生出席了本次思享课堂,并做了欢迎致辞。此外,近30位中欧总经理课程校友和40多位申请人一同参加了本次思享课堂活动。
(图:中欧校友会河南分会会长杜海波先生致辞)
(图:中欧河南校友齐聚课堂现场)
作为亚洲唯一一所MBA和EMBA同时进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10强的商学院,中欧一直以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商学院为愿景,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和商界领袖。同时,中欧每年举办思享课堂这样专属形式的模拟课程,一方面回馈中欧校友,帮助他们在毕业后通过中欧大家庭的学习平台保持对知识的更新,聆听当下最新热点以及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中欧思享课堂作为定向邀请的课堂活动,也给潜在申请人提供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解中欧学习形式、学习氛围的机会。下一站思享课堂将于12月8日在中欧北京校园开启,敬请期待。
了解更多课程信息,请点击: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