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聚首首届中欧Global EMBA年度论坛,共话中国企业塑造全球影响力新机会
6月26日,首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Global EMBA年度论坛在上海校区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以“中国经济新展望”为主题,邀请了多位国际知名企业高管、业界大咖,与现场约250位Global EMBA校友和学生共同探讨当今中国商业发展及其对全球商业世界的影响。
活动伊始,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发表致辞:“中欧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创造前沿商业知识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更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全球性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本次年度论坛的举办,正是为了促进全球不同商业文化以及市场之间的相互理解,契合了中欧作为连结中国和世界的平台这一核心定位。”
WTO原总干事、中欧特聘教授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认为,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兴市场,但如何与西方国家商业实体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仍面临挑战。他建议,外国企业可以将中国企业作为竞争目标,中国企业可以展示更明显的“竞争中立”的态度,以此加深中外企业间的合作信心。
新开发银行(NDB)行长Marcos Troyjo指出,全球化取得成功的国家都有共同特点,即顺应全球化的趋势和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他强调,全球已经从以大宗商品贸易为主导发展到以人才为核心的新周期。在新领域培养人才,能使国家的人才库适应全球化的变化趋势。
首场专题讨论聚焦“全球疫情对中国商业的影响”。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Allan Gabor),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办公室总经理琼安娜(Ioana Kraft)等嘉宾围绕这一话题发表了深度观点。嘉宾们一致指出,疫情的全球流行使世界各国的商界领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反应时间和决策速度,因而在许多领域国际合作反而得以加强,这使得中国与国际公司开展有意义的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加。
第二场专题讨论围绕“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角色转变”这一主题展开。液化空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Nicolas Poirot)、达索全球执行副总裁罗熙文(Sylvain Laurent)、法国欧瑞泽基金集团亚太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永岚等来自跨国企业的嘉宾,从自身的丰富经验出发对此进行了探讨。他们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创新交流呈现出空前自由活跃的状态。对于在华企业,快速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也是跨国公司应该学习借鉴的。
第三场专题讨论中,历峰中国首席执行官顾佳琳、瑞安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斌、Ventech China管理合伙人冯广晟(Curt Ferguson)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于当下数字化进程加速、消费者偏好日趋复杂的中国消费市场的认识,并列举了三个他们认为能够塑造国际品牌在中国未来的主要趋势——拥抱可持续性、提供品牌更广泛的用途和与传统的更深层次的联结,以及为消费者之间的社交赋能。
首届中欧Global EMBA年度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的问候中落下帷幕。他通过视频会议给予了校友最诚挚的祝福,并感谢他们对中欧的持续贡献。
主旨演讲嘉宾与讨论嘉宾真诚的分享,给现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引发了大家一起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启发新的思考。本次年度论坛成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观点激荡、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平台。它也是中国商业世界的一个缩影,这种热烈的氛围印证着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无限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