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畅游指南2022-06-29随着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中国正进入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变革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应对严峻的经营环境、重塑业务模式、持续有效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产业互联网,并逐渐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更多
-
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如何提高认知?2022-06-28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商业决策,人们对问题和事物的认知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一场公开课上,中欧创业学副教授王泰元讲解了认知的三个维度,并借助一个战略问题解析了如何提升认知。在这个战略决策的例子中,通过重新定义、系统梳理、去伪存真,我们可以找到更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机制,从what、how、why这三个维度提升对竞争战略的认知。 更多
-
东方甄选:现象还是生意?2022-06-25近期,一段新东方老师“知识型带货”的视频,激起网络千层浪,让新东方直播平台“东方甄选”迅速火爆全网,也一度带动新东方股价数倍翻涨。然而,这一现象级传播过后,东方甄选的热度能维持多久?直播间的高人气能否持续使平台营利?如何让短暂的火爆“现象”转化为长久的“生意”?在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剖析了东方甄选的“出圈”原因,并就如何将“现象”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意”,为企业支招。 更多
-
第一财经 | 盛松成:7月房企再迎偿债高峰,下半年仍需关注房地产市场风险2022-06-23熬过了3月第一波偿债高峰后,7月房企将再次迎来偿债集中考验。未来地产债风险如何?对此,第一财经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更多
-
纷繁世界格局之下,全球政治与经济会脱钩吗?2022-06-21在当前纷繁的世界格局下,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近日举行的“中欧教授话未来”之“纷繁世界格局之下的中国经济”直播活动中,中欧会计学教授许定波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对中国和西方,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关系做了深入解读,并在《经济观察报》撰文发表,以下为全文。 更多
-
“不称职”的父亲 | 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2022-06-19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我们邀约苏锡嘉教授,请他谈谈为人子、为人父的感悟。为了写此小文,他细数过往的亲子岁月,还翻出了孩子写的父亲节贺卡。对于父亲这个角色,苏教授自觉“并不成功”,但是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生中最美好、最享受的时光,他们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卑微,于是奋然改进,做更好的自己。为父之人,父亲节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 更多
-
疫情催生进化,2022年成数智化供应链价值元年2022-06-18今天是“6·18”购物节。今年的“6·18”,承担着提振消费、稳定增长的期待,也是对中国供应链能力和韧性的一次检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认为,疫情催生了供应链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的认知,2022年将成为“数智化供应链价值元年”。他以中欧校友企业京东为案例,从社会、科技、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供应链的变革进行了深入论述和分析。 更多
-
面对三年后32万亿规模的数字经济增加值,金融人该做什么?2022-06-13与工业化时代“为质量而管理”不同,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是“为客户价值而管理”。数字化之路是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在哪里?金融科技的核心是什么?技术与数据如何赋能金融、重塑商业价值?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为大家一一解答。 更多
-
宝岛眼镜启示录:卖眼镜还是卖服务?| 独家案例2022-06-13在今天这个中欧独家案例中,中欧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和资深案例研究员赵丽缦拆解了宝岛眼镜的数字化打法,以期为探寻服务型零售业的未来提供一些启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