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产业与金融如何共生共舞?2018-08-09顺丰正在打造其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业的全产业业务,而京东金融在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宣布战略转型,未来将金融业务部分卖给银行。一方面,京东金融“去金融化”;另一方面,传统行业“金融化”,这是一个有趣而值得分析的现象。 更多
-
防风险要与支持实体动态平衡,引导影子银行良性发展2018-08-06中国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在近些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分部门来看,我国政府、住户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而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随着金融去杠杆取得成效,实体经济也开始了去杠杆进程。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结构性去杠杆也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 更多
-
金融科技的创新逻辑和中国实践2018-07-20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姜建清以“金融科技的创新逻辑和中国实践”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当代的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对银行业和金融科技企业来讲,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更多
-
本轮房价上涨与调控政策的六大特征2018-07-192015年以来,我国房价迎来了新一轮上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从2015年5月到2018年5月连续37个月上行。这期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达20.4%,同时调控力度持续加码,调控手段不断创新。相对于房地产市场以往的发展历程,本轮房价上涨与调控政策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更多
-
如何突破获客瓶颈,以“吊钩”留住用户?2018-07-19今天的商业社会面临“三千年没有之大变局”。我们来回顾一下从二战之后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商业变局。1950-1990年,哪些公司占据了舞台的中心?是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银行、石油、能源公司,和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一批大品牌。随着90年代互联网的到来,舞台的中心开始切换到以加工知识和信息为主体的这一批技术公司。如今全球市值前五名无一例外都是所谓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公司。 更多
-
许小年:创新是企业的头等大事2018-07-17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转型期,工业化基本结束,经济和企业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阶段,资本积累速度明显放缓,投资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的引擎,一个曾经的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应地退出了舞台。 更多
-
拉法兰:中、美、法三国领导力有何不同?2018-07-13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夏尔·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教授、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来到上海校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拉法兰自2018年起获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担任法国政府驻华特别代表,目前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理事。自2014年起他还受邀担任学院欧方理事。 更多
-
韩践、梁能 | 高管众生相:人前的成功人士,都经历过什么?2018-07-13在对330名在读EMBA学员——人们口中的成功人士进行研究后,2016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韩践以及时任管理学教授梁能(现为荣誉退休教授)公布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更多
-
姜建清:以高息掩盖无风控的金融科技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本质2018-07-09“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创新发展,应该不忘初心、坚守本心,牢记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提供更包容、更有质量的金融服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姜建清在第八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表示,“野蛮扩张、乱象丛生、以高息收入掩盖无实质风险防控的所谓“金融科技”,违背了金融服务初心和金融本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