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对冰墩墩欲罢不能?IP运营专家详解顶流之路 | F观点
随着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这个冬奥的顶流冰墩墩也下班了。

不过仍高挂的热搜、一上架便秒售罄的周边、排队购买冰墩墩的巨龙,让冰墩墩这个班下了又好像没完全下。

那么从三年前网友吐槽“丑出天际”到一夜成为冬奥顶流“一墩难求”,冰墩墩爆红的逻辑是什么呢?
敢想敢拼、仔细大胆的IP专家,江苏中漫影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欧FMBA2021级李欣为你揭秘!

李欣,FMBA2021级
江苏中漫影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16岁读大学,19岁进入毕马威,从审计到运营,年仅29岁已是二次创业的老兵。
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天资聪颖,外加异于常人的勤奋,在毕马威的两年,他不仅每天工作到深夜,周末也穿梭于创业沙龙间,捕捉市场动向,研习商业模式。
2018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他踩准时机一举创业,投身动漫与互联网品牌运营领域,用了四年的时间成功投资与运营了多个类目领先的海内外IP品牌,包括:咖宝车神,Bfamily等。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冰墩墩
冰墩墩火的因素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冰墩墩先天坐拥北京冬奥会和熊猫两大流量,这是“天时地利”。
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目光,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这个词在全世界媒体中都是热门词,这让北京冬奥会更加拥有流量。
熊猫本身在全球就是顶流,是海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我高中在日本交换时,电视里总是播放熊猫,很多日本同学还会为了到动物园看熊猫排很长的队,这让我亲身体会到了日本人对熊猫有多喜爱。毕竟蠢萌可爱的熊猫谁不喜欢呢?
其实熊猫并不是第一次作为吉祥物出现,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晶晶,都是人们喜欢的熊猫,但为什么它们不像冰墩墩这样火呢?这就离不开“人和”了。

这一次中国放弃了“健将人设”,抓住了蠢萌的精髓,那就是——
没有腰!
没有腰!
没有腰!
冰墩墩蠢萌的形象无疑紧跟这一审美潮流。不像以前,我们的设计师都是按照运动健将形象进行设计,只感动了自己,没有感动观众,现在冰墩墩的可爱让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感。
据说,根据历届奥运会经验,吉祥物的主要目标消费者是9岁左右的孩子。于是,北京冬奥组委在2019年,特地请了240个孩子来盲评。为了公正,当时冰墩墩身上的冬奥会徽标志被去掉了,同时也为了干扰视听,工作人员特意在网上下载了两个可爱的卡通形象,跟冰墩墩贴在一起,让孩子们自己选,最后,230票都投给了冰墩墩。
此外,冰墩墩名字取得也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英文名没有采用拼音Bing Dun Dun,而是用 Bing Dwen Dwen 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Dun 在英语里发音为 / dʌn/ ,有可能被外国友人读为“当当”或者“淡淡”。而 Dwen 的发音更接近“墩墩”,这样的英文名更有助于冰墩墩“病毒”般地在全球快速传播。
除了自带流量、形象蠢萌,冰墩墩的爆红还有很多原因,其中也包括媒体涵化效应。
我第一次看见冰墩墩出圈,是日本记者“义墩墩”,他对冰墩墩的喜爱溢于言表,夸张的表情,逗趣的语言,在互联网平台上疯狂传播,很多人也开始觉得冰墩墩确实可爱。

这就是媒体涵化效应,反复有各种人去传播这种段子,说的人多了自然就变成一个爆点。
再加上冰墩墩作为冬奥吉祥物,享受着“熊猫”般严格的版权保护,确实“一墩难求”。我们普通人买不到,冬奥村里的运动员买不到,显贵如摩纳哥亲王也买不到,连设计师自己都买不到冰墩墩。

由此,冰墩墩甚至火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人们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今天你买到冰墩墩了吗?”
冰墩墩是集天时地利人和难得火起来的珍贵IP,但它同时具有时效性IP的特点,高热度短生命周期,如果没有好的运作不一定能火很久。那么它如何才能继续火下去呢?
我设想冰墩墩如果像迪士尼那样打造主题乐园或者主题电影、主题动漫,突破它时效性的概念,可能会火得更久。这样以后不仅能做IP授权,做周边商品,还能做主题咖啡店、主题商超。未来的冰墩墩,还有着无限可能。
尽管冰墩墩爆火的现象有一定偶然性,无法完全复制,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品牌打造不能自嗨,要做客户想要的东西,本质上,从客户诉求出发,是不变的真理。
“以小博大”品牌运营新玩法
除了冰墩墩此类的玩偶IP,广义的IP——品牌运营也有类似的运营模式,在这个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加持的新流量时代,“以小博大”才是独门秘法。
简单来说便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新媒体渠道,对好内容进行精准流量分发,让内容自身裂变出巨大影响力。
这一玩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一系列“技术难点”。
首先,就是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研发出好的产品并为之寻找到爆点。比如我在去年夏天发现口罩生产商都在“内卷”,我们研发了多款毛利润较高的动漫口罩销量很好并稳稳占领市场,同时也小试牛刀研发了一个新类目“汽水口罩贴”,也就是贴在口罩上的清凉口罩贴,将“清新”这个抽象词具像成“汽水”,让大家第一时间就有清晰的感官,解决潜在客户口罩闷热的问题,迅速占领了客户心智。

(2021年夏天李欣团队打造的爆款“汽水口罩贴”)
研究出爆点还只是成功的一小步,还需要好的内容去裂变。什么才算好内容呢?在我看来能让KOL主动传播就是好内容。好的品牌运营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网红赚粉丝的机会”,甚至是“代理商赚钱的机会”。

(宋妍霏主动发布小红书,0成本明星代言)
为什么KOL愿意主动传播呢?因为好内容、好产品自带高流量。此外,我们也会监测有潜力的KOL,对他们精准投放流量,从而实现媒体自传播与裂变效应。
经过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不仅能把流量池变大,也避免了内卷打价格战。线上线下0成本铺货给200多个代理商及上千家商超。
未来IP怎么玩儿?
未来IP包括品牌运营,会触达方方面面。
无论是公司、产品、还是企业家个人,都需要打造好自己的IP。好的企业IP可以减少营销费用,好的产品IP则让产品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彰显“自我”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提升。不再觉得某个产品有多厉害,而是觉得用了这个产品的“我”很厉害。比如 Molly,很多人抢购它甚至为它发朋友圈,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自己品位独特。

这也对未来品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差异化中生存,就在无差异化中消亡。
所以品牌运营第一步就是打造品牌,通过清晰的定位,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让大家一想到某个类目,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品牌。再加上渠道和运营层面的操作,一个完整的品牌运营系统就诞生了。
国内目前能够整体系统运营的品牌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大家都在内卷打价格战,没有利润空间去做好品牌运营。
当然实际运营确实比较复杂,除了电商运营还有SEO搜索引擎优化、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网红矩阵运营、IT运营、SaaS运营等等。不过,虽然复杂但也可以逐步攻克,先从小案例入手,从小团队慢慢扩展成大团队。
不只IP,我也非常看好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纵观历史,任何发达国家都是从工业发达走向科技发达再到文化发达,未来中国必将由科技强国走向文化强国。
正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出现动漫、电影,九十年代的韩国出现男团、女团,我们向他们模仿学习了很多。可是模仿永远不能超越,只有当我们足够文化自信,我们认可自身文化,才能输出我们的文化,超越他们。
目前,中国文化输出已小有收获,正是Z世代的中国人有着文化自信,国潮才在这几年真正潮了起来。希望在未来,我们也能将制作的动漫,品牌等向全球输出,输往日本、韩国、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