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真相|为什么你工作10年还是中层?揭秘职场3个破局逻辑 | F观点
近日,在F-Career×良师益友活动上,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副总裁兼集团综管中心总经理,旭兴咨询创始人,中欧FMBA良师益友项目导师葛明(中欧EMBA 2016)进行了题为“CHRO解码:职业发展事半功倍的逻辑和策略”的分享。他运用黄金圈法则,从道、法、术三个纬度,深入浅出的分享了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职业成长路径与能力模型,以及实现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的具体方法。
职场中,有人平步青云,有人举步维艰,其分别往往在于三个关键:能否精准匹配组织最需要的核心价值,是否在机遇窗口期果断出手,以及是否让决策者成为你成长的助力而非阻力。突破瓶颈的破局者,无不是那些既看清行业规律又敢于主动求变的人。

葛明,中欧EMBA2016级校友
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副总裁
兼集团综管中心总经理
旭兴咨询创始人
中欧FMBA良师益友项目导师
01
职业发展之道:找到你内心的驱动力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在的驱动力,也就是你是如何定义职业发展的成功。然后,要想清楚自己想发展到什么位置,而这个位置又要求你具备哪些技能。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莱兰在1961年出版的《成就社会》一书中确表示,人类都拥有的三大动力:成就(Achievement)、归属感(Affiliation)和权力(Power)。
这恰恰是一个人职业发展最底层的三个方面。
直面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积极探索自己的内在驱动力。不妨扪心自问:究竟怎样的成功,才能让20、30年后的你回望时,不会感到后悔或遗憾?很多人仿佛被社会、被朋友裹挟,按照他人的期待选择生活。我们也要时常思考自己职业选择的初心:究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还是外界强加的标准?
人的内在驱动力有三大根源:自主,意味着必须由你自己做出人生选择;胜任,需要你的能力与理想相匹配;链接,这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三大根源,方能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而这些根源没有高低之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求能够及早觉醒,认识自己。
《哪吒》导演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他在大学期间决心弃医从艺。曾经靠着母亲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朴素度日,专心创作出16分钟动画《打,打个大西瓜》,在海内外横扫30余个奖项。而《哪吒2》更是五年磨剑,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突破157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饺子的成功很大程度出于他对动画的痴迷与热爱。也就是说,职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了一个人愿意为其付出多少努力,同时决定了他/她是否会比别人会发展得更快。
真正的职业觉醒,从来不只是理性的计算,更多源自于感性的选择。那些超越平凡的人,往往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早早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甘愿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多走一程,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多撑一秒。
所以,在道的层面,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做出你的内驱力真正驱动的选择。
02
职业发展之法:探索职业发展路径和能力模型
职业跃升之路,自有其章法可循,亦有其尺度可量。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在《领导阶梯》一书中提出了的模型,将职业发展分6个阶段:个人贡献者、一线经理、部门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集团高管和首席执行官。

每个阶段都需要求职者重新定义自己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和工作理念。幸运的是,这些进阶法则都是有章法可循的;但残酷的是,曾经助你在职场中登顶的利器,转眼就会成为阻碍你攀援的枷锁。若不能及时突破,个人就可能从顶峰跌落到深渊。所以,职场中不仅需要预判下个阶段需要具备的种种技能,更要明白哪些过往成功的惯性会成为未来致命的绊脚石。
从个人贡献者向管理者转变的首要关键是:价值观/工作理念的转变。对于个人贡献者而言,工作时只需自己高效完成工作、对自己工作进行计划和优先排序、将重点放在获取资源以便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扩展和深化自身的技能、管理优先事项以实现个人成就,以及花时间来建立协作网络,从而提高个人效率。成为管理者后主要存在三个区别:通过他人完成任务、帮助下属成功和关注团队成功。
若想成为一线经理,就必须重视一线的管理工作,花更多时间在他人而非自己身上;而若想成为部门总监,则要重视其他部门价值和公司总体利益,要有跨越部门统筹思考的能力;从总监成长为副总经理,就需跳出战术层面,在战略高度统揽全局;而从副总经理跃升为总经理,需从盈利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关注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平衡;到了集团高管,很重要的掌握投资业务的投资组合,评估管理的资源核心能力,进行资源分配,发现新业务;最后,成为CEO,就要善于平衡公司短期、中长期和可持续的发展,并设定公司发展的方向,同时建设公司的软实力,推动变革和转型,以及维护与董事会和各利益相关方的良好关系。
此外,想要做好管理工作,管理者要关注入场券和竞争优势两类关键素质。
入场券素质指必须做好才能胜任工作的素质,包含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管理者需要知道自己要对谁负责,明确以客户而非领导为中心的思维;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是管理者是否能够成为管理部门的竞争来源;能够轻松自如的与上级相处,想做好工作需要获得上级的支持,就要保持良好互动。
竞争优势素质指与其他合格人才相比的明显优势,在于驾驭人性,善于激励他人,敢于直面冲突的暴风眼。卓越的中层明白,一团和气只会孕育平庸。真正的管理艺术,体现在你能否点燃团队斗志,化解深层矛盾。同时,也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辞退团队中无法胜任的员工。
驾驭创新时代有八大核心素质,应对不明朗局面、创造力、创新管理、策略的敏锐性、制定计划、激励他人、组建高效团队和管理愿景和目标。有的时候,对于秩序的过度追求是创新的天敌。在管理新生代时,与其用SOP束缚他们的手脚,不如用愿景点燃他们,不要纠结“如何做”,而是激发“为何做”。
但在具备上述些素质后,很多人的职业晋升之路依旧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与人相处的问题。可能是人缘不好,以自我为中心,或是不鼓励和培养人才。第二是成效问题,包含过于狭隘和无法达成应有的成效。
管理的魅力在于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修炼。每一次认知的觉醒和行为的调整,都是重塑习惯的契机,都在雕刻更卓越的管理品格。
以旭辉内部筛选区域总经理的选拔标准模型为例,首先我们会确保候选人有一定的关键能力,其次他/她要经历过核心历练,然后判断是否有红线警示项的致碍因素,最后还有一票否决项,这更多源于价值观层面。

职场进阶的本质,是从执行者蜕变为责任承载者的过程。职位每升一级,肩上的责任就重一分,最终从有限责任走向无限担当。当领导开始对你"事事相托",那正是意味这领导的信任逐渐加深。此外,职业升华在于把工作淬炼成事业,一个人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职场跃迁的过程需要未雨绸缪,要有提前洞察下个阶段关键素质的能力。公开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系统的领导力课程、经典的职场进阶指南……这些都是个人在职场中触手可及的晋升秘籍。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职业发展需要以终为始的自我栽培。
03
职业发展之术:如何实现自我愿景?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明确前进的方向,方能行稳致远,抵达彼岸。
在明晰了自己的内在驱动力,掌握职业发展路径和能力模型后,那么,要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首先,要积极寻求高质量的历练,比如推动变革进行业务转型、接手他人失败的项目、业务转行政等。从而积累独当一面、多元化、失败、挫折、快速做出标杆能力等关键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主动规划职业生涯成长路径,实现更快的发展,延长职业寿命。比如说现在一些公司想要招聘一名CHO,要求候选人年龄在45岁以下,在同等规模上市公司任职3年以上。那就意味着他/她在42岁就已经做到这个位置了。职业发展中,后面有很多更有冲劲的后浪在卷,不进则退。这就需要前瞻性,主动寻求改变,切忌侥幸心理。
然后,选择大于努力,行业选择很重要,在行业上升期时候加入会成长得更快,行业作为平台承载个体,决定了个体发展因素,不同行业的支付能力,决定了不同的薪酬水平;要学会降维打击,行业的人才结构、人才密度决定了人才竞争激烈程度,通过行业降维、地域降维和公司规模降维 ,曲线救国实现职业跃升;被动选择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坏事儿,组织对员工往往也有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划。
还有,打造真正的竞争力,要确保视角的升维,保持敏锐度,始终把握老板在思考什么。跳出本位主义,洞察和把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思维逻辑;以成果为导向,永远通过主人翁意识关注给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特别关注价格依附于价值,长期价值(能力提升)的提升大于短期价格(职位和薪酬)的波动;打破信息茧房,发展外部视角,通过打造个人外部影响力,主动扩大外部圈层资源。
最后,向上管理,让老板成为你坚定的盟友。老板对你的支持和反对全都依靠业务成果,你每次创造成果都是在强化和老板之间的信任,都是在情感账户中存款;而每次发生分歧和矛盾都是在透支。你要确保你的账户里有存款,所以不光是与老板建立关系,更重要的是创造价值。
了解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道法术”,那么,在行业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挑战时,又能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评估所在行业的机会,或者说个体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二,评估所在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企业是否有机会在行业中实现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速度与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如何。
第三,我不是很鼓励频繁跳槽的行为,贵在持续攀登而非频繁切换跑道。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深耕——当企业仍有上升空间时,稳扎稳打才是上策。在长期蓄势待发却不见机遇的情况下,便要勇敢“跳出去”。选择很重要,岗位一定要达到你的预期,让你能够持续地发展和贡献价值,再“跳出去”。
职业发展如同一幅精心描绘的画布,通过Why勾勒你的能力底,点燃你内心的火焰;借由What描绘你目标岗位的胜任蓝图,找寻个人的差距;凭借How打造行动的阶梯。

可以用《把自己当作公司来经营》的视角审视你的职业生涯:你的核心资源是什么?能为哪些客户创造价值?要建立怎样的商业模式?其实,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自我经营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当成公司来经营。当然首先要让自己幸福快乐。
职业发展没有彩排,每个人都是从群演到配角,再到主角,甚至有一天成为导演。从Nobody(无名之辈)到Somebody(不凡之人)的路上,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实现自己心目中对于成功的定义,这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