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得了挖掘机 做得了CEO 技术创业更要深耕产业
▌最近《财富》中国发布的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中,三位中欧创业营的校友上榜,他们分别是拓疆者创始人兼CEO隋少龙,ONES创始人兼CEO王颖奇,栈略数据创始人兼CEO刘戈杰。
巧合的是,三位校友有着三大共同标签:连续创业者、名校毕业、技术出身。
- 拓疆者隋少龙,斯坦福高材生,特斯拉工程师,一头扎根无人挖掘机行业,以工地为家,以泥地为榻,以挖掘师傅为伴,迅速摸清行业再智能化改造。
- ONES王颖奇,五年级就自学编程,大学编程专业,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创业,还有接下来转型投资,再重新创业的经历都是扎根软件行业。
- 栈略数据刘戈杰,带着硅谷创业的经历回国,用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为保险行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如今又将成熟产品全球出海。
如创业营十一期的招生主题,他们三人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将“专精特新”、“产业深耕,产业再造”演绎到极致。
01
仅从这张照片很难想象,这个以工地为家,以泥地为榻的年轻人,是斯坦福的高材生,是拓疆者的CEO,是28岁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33岁再度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的创业者。
1. 创业营同窗校友引路
隋少龙是连续创业者,2018年从中欧创业营毕业,“刷新了一遍操作系统”的他,决定运用所学知识,重新创业。
在创业营同学铁甲创始人樊建设的力荐下,少龙将目光投向挖掘机赛道,结合斯坦福机器人专业教育背景和在苹果、特斯拉、英伟达做研发的工作经验,一举创办了致力于将工程机械设备远程智能化改造的 “拓疆者”。
把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这些傻大笨粗的机器,变成可以远程操控的智能化机器人,司机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远程操控着在施工现场的机器,告别了噪音爆表、尘土飞扬、酷暑严寒的糟糕施工环境,更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少龙和拓疆者现在做的事情。
2. 从2000名遇难者说起
“别人问我去干啥了,我说我去开挖掘机挖矿了。对方往往第一反应是,哦,去做区块链了。我说,不,是真的在挖矿。”一个高精尖技术人员出身的创业者去开挖掘机了,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是少龙却有着自己的初心,他分享了两个初识这个行业时的小故事。
为了迅速了解行业,少龙在保定找到一个号称最懂电路的老师傅,拆解挖掘机了解内部构造。拆开后,少龙很困惑:“我没看到什么电路啊。”师傅也很困惑:“这些喇叭啊,灯啊,不就是电路嘛。”少龙立马意识到这个行业是那么的传统,亟待被改造、被提升、值得重新做一遍。
还有一次跟已退休的矿业总经理深入聊天,少龙问到:“您从业20年来,矿上一共遇难过多少人?”对方伸出了两根手指:“不是20人,也不是200人,是2000人。”接着他幽幽地补充了一句:“这是我知道的。”那一刻少龙感受到这个行业的痛点是那种人命关天的痛,是必须要解决的痛。
3. 从矿山到港口
等少龙真正进入这一行,研发推出产品后,各种之前想象不到的运用场景和需求扑面而来。
除了常见的露天矿山,近些年的疫情也促生了很多港口搬运的需求,比如国外来的货物通过远程操控卸下来,避免了司机师傅被感染的风险和被隔离的麻烦。
自从今年三月份完成在北京操控日本大阪的挖掘机的实验后,日本那边的垃圾处理站、核能站等的需求也都找上来。
少龙认为,这个行业的痛点很多,需求很大:“从秦始皇建长城,到流量地球挖矿,人类不灭,施工不止。”通过对行业的数字化的改造,原本“老带新”的师徒制可以通过数据沉淀大大提升效率。远程智控把350万有经验的操作手的每个动作、技巧和经验都变成代码和数据沉淀下来,训练开发后再次发布,形成了“飞轮效应”。
这些都是拓疆者对行业的贡献和改造,是少龙的初心,也是他的骄傲。
4. 撕掉标签 扎根泥土 深耕产业
正如创业营十一期的招生主题“专精特新:产业深耕,产业再造”,深耕产业,才能再造产业。对于技术创业者来说,“知识分子”的标签是一个优势,有时候也是一个劣势,想要真正躬身摸清产业的底层逻辑,往往得撕掉标签,放下身段。
之前少龙去请教挖掘机老师傅时,会自我介绍说:“我是斯坦福回来的,搞机器人的,现在做挖掘机无人驾驶。”殊不知,这一通介绍天然就跟这些师傅拉开了距离。
现在少龙再去矿上状态完全不同,他会在兜里揣两条香烟,再拎点水果,靠着挖掘机“老汉蹲”,先给老师傅递上一根香烟再请教:“你刚才这活咋整的,教教我呗。”
不仅是在行为上,在沟通方式上,少龙也很快摸索出与对方打交道的门道来。以前少龙请教老师傅时经常用的话术是:“您觉得开挖掘机难吗?哪里最难?”这时老师傅往往会说:“不难啊,就这么开就行。”
不善表达的他们面对如此宽泛的提问,确实回答不上来,于是少龙学着换了一种方式提问:“带徒弟时,您骂他最多的几个地方是啥?”这个提问一下就打开了老师傅的话匣子,通过老师傅滔滔不绝的抱怨,少龙很快摸清了行业里面的门道和技巧。
“这个行业纵深非常深的,产业链也非常的复杂,我一开始只懂技术,没干过活,没包过工程,就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我必须尝试着去理解他们。”长年累月泡在工地里,少龙皮肤黝黑发红,裤脚常年带泥,早已跟工人们打成一片。有一次他去矿上的办公楼里上厕所,被打扫卫生的大爷赶出来了,大爷说工人只能用工地里的旱厕。那一刻少龙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是倍感欣慰,他知道自己真正做到了扎根行业。
5. 创业的本心
少龙是佛学爱好者,他认为佛学的本质是哲学,哲学的本质需要时常追问自己的本心到底是什么?
“我在矿山见过50来岁开挖掘机的老师傅,也见过20出头开挖掘机的小伙子,他们俩同时坐在你面前时,你会很真诚地希望那个20岁的小伙子不必像这个50岁的老师傅一样,小半辈子处在风沙天气中,承受着噪音和振动,你会希望这个20岁充满阳光的小伙子,到50岁可以坐在舒服的办公室里,泡着茶就能把这活干了的。”
这就是拓疆者的初心,也是少龙创业的本心。
02
王颖奇作为ONES创始人上榜《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发榜后不久,颖奇刚过完自己40岁的生日。
程序员出身的颖奇一直在与软件打交道,正是由于擅长软件,在第二次创业时,颖奇决定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和积累的资源帮助更多的企业,于是在2015年创办了 ONES,专注在研发管理领域,直到现在。
1. “我的人生就是在做软件”
颖奇将“产业深耕”演绎到了极致:小学五年级就尝试用爸爸的电脑自己编程,大学报考计算机专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金山软件编程,第一次创业也是开发软件,转战投资公司后主攻软件赛道,第二次创业依旧从事软件。
颖奇这样评价自己:“我的人生就是在做软件。”
2015年底从晨兴资本(现五源资本)出来后,颖奇创办了ONES,为企业研发提供高效的研发管理工具,ONES服务的企业包括浪潮软件、贵州茅台、招商基金、屈臣氏等各类企业。“正如生产汽车需要有流水线,生产软件也需要有流水线,才能高效地完成,而ONES就是提供这套流水线系统的。”颖奇这样解释道。
2. “懂技术的程序员”到“用技术为他人赋能的创业者”
技术创业的优势显而易见,颖奇很自信自己的产品足够好:“你做一个60分的产品别人是不会付钱的,你至少要做到80分,而我有信心ONES远超80分。”
但技术创业的劣势也很多:“我是程序员出身,做过产品也做过技术,唯独不会做销售,一直抹不开面子去卖东西的,总觉得在管人要钱。”颖奇始终记得刚起步时,一次去客户那里的经历。
客户公司很小,派了三、五个人参加会议,颖奇向项目经理仔细介绍了一遍产品,刚讲完,一个测试部员工进来了,他说:“你能不能再讲一遍。”颖奇就又讲一遍。讲完后,另一个测试部的员工进来了,他也说:“前面没听到,你能再讲一遍吗?”颖奇忍着性子又讲了一遍。
事后,颖奇彻底想通了这样一个逻辑:去法国米其林餐厅,你会发现是主厨在教你怎么吃,第一道先吃这个,第二道再吃这个,要配这个酱,要喝这个酒,那到底是主厨在卖你东西,还是你在跟他学习呢?不知道,很难讲。也就是说,当对方对食物的理解非常深入时,你是非常尊敬他,并且愿意按照他的逻辑去做的。
“到今天,我知道自己比大多数人都更了解软件研发,但我的思维变了,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的菜应该怎么吃的,是来帮你做软件开发的管理改进的。”这个心态的转变给了颖奇强大的自信和收放自如的状态,从此他不再是一个单单有技术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可以将技术赋能他人、创造价值的创业者。
3. 用非共识找方向 用常识做公司
程序员出身的颖奇非常喜欢用数字1和0说明问题,他认为,对企业来说,产品技术是打头的1,管理能力、资本能力、商业化能力、品牌能力,都是后面可以加的0,技术一定是内核,创业者要有耐心跟眼光去找到那个1,再慢慢扩展0。
但颖奇也很清楚地看到,今天绝大部分的商业公司都没有所谓的“科研机密”“技术壁垒”,技术只有“领先身位”。“壁垒”的形成往往是创业者在很早期,别人还不看好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机会,果断投入大量的资源,长期累积下来,才比别人跑得远。
颖奇坚信创业要用非共识找方向。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可能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大家普遍看好时你再去做,这就有很大的风险了,别人也有资源,甚至更身强力壮,你跟人家一起跑就很难赢了。ONES的发展也是这个逻辑,近些年来疫情促生的居家办公、远程办公让ONES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前提是颖奇在2016年就聚焦这一赛道并深耕多年打磨出已经成熟的产品。
“如果说找方向要用非共识,那做公司就要用常识。”创业的间隙,颖奇在晨兴资本工作过,见多了企业生生死死后,他更加感慨,决定企业生死的就是现金流,管理起来也很简单,加减乘除。收入一加,支出一减,除以月份,加减乘除全用一遍,就能够把企业维持下去。
4. 初创企业与巨头不得不打的巷战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要跟巨头正面一战的,而在颖奇看来,初创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大厂只是大而已,真正在大厂里做你这个事的人不一定‘大’,不一定强过你。还有一点,专门做这个行业的巨头公司,往往组织效能已经很弱了,他们缺乏的是创新力。”颖奇分析道。
实际上,他有过多次与巨头打仗的经验。在金山软件是跟微软的Office抗衡,第一份创业做的手机APP也跟腾讯、阿里的同类产品竞争过,而ONES也在跟全球最大的项目管理工具Jira竞争。
别人看到的可能是Jira在这一行业20年的积淀,占了先机,但颖奇却觉得需要反过来看,说明它的产品已经是上一代的了,成熟、稳定,更意味着衰老。“我们是在一个相对好的契机切进去,用更新一代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理念把这个行业重新做一遍。国内这场仗我们花了5年已经基本上打赢了,我们今年的新签应该比Jira在国内新签多了。”
5. “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结果说起来是打赢了,但回过头来看,每一仗都打得很艰难,要一单一单地磕,一个功能一个功能地做,一个人一个人去招聘。
即使这一场打赢了,颖奇还是常存危机感:“我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去做每件事。如果你一直不考虑生死,自认为安全和满意,可能突然间企业就死亡了。当你一直在思考企业的生死,预设无数种死法,并且提前去布局时,反而企业不容易死。”
也许就是这份危机意识让颖奇赢得更多,让ONES走得更远。
03
“拿到《财富》40位40岁以下商业精英的称号,对我来说非常幸运吧。同时压力也很大,感觉需要在40岁之前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来匹配这份殊荣。作为创业者,需要具备一路向前的信念和动力,我认为这不算里程碑,更不是终点。这只是一个可回首、可前瞻的新起点。”栈略数据创始人兼CEO刘戈杰如是说。
1. 真正的勇士敢于卸掉盔甲,直面荆棘!
很显然,刘戈杰在美期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项目实操经验,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许对于一个技术股来说,在硅谷拥有一份安稳且待遇优厚的体面工作,已经是大多数年轻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中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超级版了。但对于刘戈杰来说,似乎进入了迷茫与索然无味的平稳状态。
于是,他就问了自己一个人类的终极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大家都应该知道,近些年关于国内名校毕业生人才流失、大量留学生“学成不归”的现象。这让刘戈杰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体面、高薪、已经习惯的生活,都不是可以原地踏步的理由。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哪来就该回哪去。没错,这就是刘戈杰在回国前的一次深刻自省。
2. 即成大器,就该全力以赴。
作为一枚“85后”的射手座大男孩,刘戈杰显然不甘于为他人做嫁衣,独立创业对于他来说才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虽然回国前已经有了与他人一起连续创业的体验。在创业这件事上,刘戈杰同学是自带背景光环的。多年的硅谷技术研发和创业经验,让他对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前瞻性设想。
2016年,保险科技浪潮席卷而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等前沿技术逐渐深入赋能传统保险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也正是这一年,远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刘戈杰毅然回国,正式创办栈略数据,定位于医疗健康产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服务商。他认为,保险业的数据运用程度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随着健康险市场的成长及政策驱动,健康险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从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到精细化运营都离不开数据支持。
栈略数据利用RPA+AI技术结合,以自主研发大数据风控引擎、医疗知识图谱核心技术,为解决商保及医保理赔效率低下、控费难的痛点而打造了健康险智能风控闭环。成立至今6年多,凭借领先的针对医疗健康保险的大数据分析与服务能力,已在健康险智能风控领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
同时,栈略数据作为“专精特新”概念的提倡者和践行者,一直助力于保险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其专精特新具体表现在:以专业的AI+RPA技术不断打磨大数据风控引擎,结合自主研发的医疗知识图谱,打造健康险智能风控闭环;充分运用大数据深度分析,赋能多个保险业务场景,精细化运作保险风控管理;从客户需求出发,自主研发“栈舰™健康险智能理赔平台”、“栈卫™医保智能风控平台”、“栈佑™长护智能管理平台”三大保险服务产品,全面服务保险健康行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积累大数据应用经验,涉及数百家大中型保险公司、N个风控场景应用,体量稳居行业前列。
3. 保险的本质是大公益,我希望自己的事业有点温度。
技术出身的刘戈杰,在保险行业历尽千帆后,对保险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医保基金反欺诈,在业务场景中经常会遇到冒名就医、带病投保等医保诈骗行为,这让本该用于改善居民医疗健康的钱,都入了不怀好意之徒的口袋。刘戈杰表示:“保险的本质是大公益,栈略数据要做的就是用科技之力,打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保障生态。”
不仅如此,刘戈杰早在18年就设立了《共生共栈》野生动物及自然环境保护计划专项。到目前为止,该项目进行了白犀牛、穿山甲、勺嘴鹬等野生动物的生从环境保护公益宣传;2021年在新疆慕士塔格峰基地建设户外垃圾管理站;2022年参与认养救助月熊并委托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管理等。问及设立这项公益项目的初衷,刘戈杰讲到:“进入保险科技圈后,我们的企业理念是打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保障生态。既然是公平可及,我更希望把保险大公益的意义延伸到整个自然生态中,这也是“共生共栈”主题的由来。还有就是我个人也是环保主义者,所以希望自己的事业有点温度”。
4. 保险科技,未来可期
未来5年,“保险科技”将更加广义,更可能体现为“科技引领保险”。即科技不再依托保险而存在,而是渗透在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衍生出新的风险管理诉求,诞生更广义的“保险科技”概念。近几年,栈略数据在深耕国内主要市场的同时,也加速了大湾区及海外的业务版图扩展,目前已将其风控模型和RPA+AI体系与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本地商业保险公司及医保监管机构进行成功落地。其良好的市场表现及前瞻性布局,也让栈略数据更具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