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幸福人生的必修课,被99%的父母想偏了、想反了......
暑假刚刚过去,各位家长的心情还好吗?
俗话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因为差距越拉越大。”朋友圈里别人家的孩子过暑假,除了补习英语、作文、奥数等常规打卡项目外,钢琴、舞蹈、美术、游泳、围棋、编程等十八般武艺也样样不落下,古今中外、上天入地的各种营地项目更是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有一篇引起热议的文章评论说:“月薪n万也撑不起一个暑假。”于是,孩子欢乐的暑假成了家长艰难的考场,考验的是各位家长的财商。
财商教育这一国外普及但国内缺失的教育板块,虽然已经被一些家长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更多的家长并不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现恰值开学季,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就请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专业人士、中欧FMBA2013级校友张曙光来讲一讲财商教育的那些事吧。
每当我向家长朋友介绍自己做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露出那个经典的黑人朋友的表情包——“What?!”
我深知表情背后的不解、误解,甚至曲解,而且清楚产生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所以希望用这篇文章和大家谈谈我所理解的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在国外通用的说法是“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中文翻译成“财经素养教育”应该更为贴切,但由于“财经素养教育”听起来过于拗口和学术化,所以很多相关的教育机构都简称为“财商教育”以便于传播和推广。
相较于智商和情商,财商一词出现得很晚,大部分家长很少接触,甚至没有听说过,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机构借“财商教育”之名行收“财商税”之实的种种行为,有各种各样的误解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总结了一下,大部分不了解财商教育的父母通常会有以下一些疑问或误区:
误区 1
财商 = 会理财 / 炒股
很多人听到财商的第一反应就是会理财或炒股票,其实财商是指一个人与金钱财富相处的智慧,它不仅指获得并管理金钱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包含如何看待金钱的财富观念。具体来说,财商教育是从收入、储蓄、消费、借贷、投资和风控等六个方面来展开的。可以看到,理财或买卖股票其实只是财商教育中投资领域的一部分内容,但如果把它当成财商教育的全部就是以偏概全了。
误区 2
财商是金融专业人士需要的,与大部分人无关
智商、情商和财商的培养被教育学家统称为“三商”教育。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认为智商和情商不重要,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智商高的人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擅做事;情商高的人团队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强,擅为人;财商高的人获得并累积财富的能力强,擅创富。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虽然有钱不一定就会得到幸福,但在当今社会,财商低的人往往会由于现实的经济压力而不能达到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财商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出亿万富翁,而是要让金钱不成为阻碍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障碍。
误区 3
财商教育会导致金钱至上
很多有这种担心的父母背后的潜台词往往是:“孩子年龄小,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很容易会被金钱腐蚀。”仔细想一想,金钱真的是万恶之源吗?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信任的中介,方便了价值的衡量和传递,可以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丝毫也找不到它的邪恶之处在哪里,腐蚀人的其实是人自身的欲望。
很多商业和金融机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然后利用一些蛊惑性的营销话术,如“享受生命,活在当下”、“20岁时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等一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语言,诱导人们冲动消费,过度借贷。成年人往往都很难抵御这些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更何况孩子呢?财商教育恰恰就是要教育孩子识别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想要,拨开营销的外衣,认识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价值。财商教育不仅不会导致金钱至上,而且就是要帮助孩子避免拜金主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迷失自我。
误区 4
财商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培养也不迟
有一次,媒体记者问投资大师巴菲特:“您认为孩子几岁时,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他回答道:“越早越好。比如让他们知道玩具的价格,理解存钱的意义。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他们良好的财富习惯呢?”
巴菲特5岁就卖口香糖赚钱,9岁捡高尔夫球租给邻居,11岁买股票,14岁利用攒的钱买了40英亩农场,巴菲特成长轨迹的背后是他父亲一直的坚持和鼓励。如果没有他父亲从小的培养,巴菲特恐怕不会成为投资大师和财富传奇。巴菲特的成功也许不能复制,但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早期的财商培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误区 5
财经知识枯燥复杂,孩子难以接受
财经涉及的范畴很广,的确有不少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财商教育并不是大学的财经专业教育或职业培训,财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财经专业人才,而是为了帮助人们提升财经素养。
青少年财商教育的对象特指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因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不同,财商教育的内容也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培养幼儿园的孩子开始认识金钱,小学生理解储蓄和消费,初中生了解投资和风险,高中生接触创业和财务相关的内容。只要持续对孩子进行财商的培养,每个阶段的内容孩子都是完全有能力理解的,至于孩子的接受程度则更多地取决于教育的方式,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多运用启发互动式的游戏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家庭教育是财商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如何在家里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我来给大家支几招:
1 给孩子零花钱
孩子获得钱的途径比较少,父母给的零花钱成了孩子金钱的主要来源,也是孩子储蓄、消费等财务行为的起点。在孩子对金钱和数字有了一定概念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孩子零花钱了,注意金额从少到多逐渐增加,频率从周慢慢过渡到月。此外,对于孩子的一些其他可以获得收入的行为也要加以鼓励,比如在网络上里售卖一些二手物品,在社区集市出售一些手工或小商品等。
2 给孩子开个账户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帐户,支配自己的金钱是孩子财务独立的第一步。目前各大银行都可以给孩子开设儿童帐户,支付宝也已经可以开通亲情帐户,父母可以查看跟踪孩子的金融行为并进行适度的调控。
3 和孩子聊聊自己
不要以为大人的世界小孩不懂就只单向地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要和孩子在吃饭、散步的时候也聊聊自己的工作、过往的投资和未来的计划,之后你也许会发现孩子的理解程度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4 和孩子玩教育游戏
实践显示,游戏化的模拟场景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财商培养方式。我们创作了一款财商教育的桌面游戏,让孩子在无现金的时代感受实体钱币交易的过程,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习财经知识和技能,同时家长也能观察和引导孩子的储蓄、消费和投资行为。
5 让孩子做家庭决定
有很多家庭财务决策可以试着放手让孩子去决策,比如决定周末超市购物的商品及品牌,做家庭假期旅游的预算,策划一场生日派对等等。通过一个个现实生活的选择让孩子真实地管理金钱,接触商业,了解金融,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总而言之,财商教育绝不是孩子业余生活的选修课,而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家长们必须行动起来,培养孩子的财商,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和金钱相处,走向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