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强劲,累但没垮?中欧FMBA人职场现状调研结果出炉!
中欧FMBA同学,一众在金融江湖中摸爬滚打了十年的人。他们大多为企业中层或新晋高层,处于职业的爬坡阶段,是典型的职场“夹心层”,他们不仅需要对上帮助公司管理层做战略执行,横向需要平衡与协调跨部门间的利益和资源,对下还需要管理个性十足的Z时代下属。这个群体究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的职场满意度和工作压力几何?他们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寻求平衡?
2022年上旬,中欧FMBA联手商学院大百科调研了213位中欧FMBA群体和164位非中欧群体,内容包括职场压力、生活耐力、家庭支持、日常作息等环节。
有趣的发现:
- 相较于非中欧群体,中欧FMBA群体对工作和薪资满意度更高,但不满足于现状,职业发展想要更快!更高!更强!
- 长期来看,有近八成的中欧FMBA群体认为金融行业未来充满前途。
- 选择金融就等于选择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没有做好准备的人请绕道,报告显示近九成中欧FMBA人并没有被压垮,抗压性强是金融人的必备生存技能。
- 已婚已育的女性群体抗压第一名,正所谓为母则刚。
- 最劳碌命群体:中欧FMBA男性!他们工作强度最大,最拼,压力最大……但是对工作满意度最高。
- 相较于非中欧群体,中欧FMBA群体在生活上获得了家人的更多支持,所以请对身边的TA们好一点。
工作满意度和薪资满意度
核心发现:
超过六成的中欧FMBA群体对目前工作内容感到满意,且中欧FMBA群体对于工作和薪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非中欧人群。工作及薪资满意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人群基本特征维度,包括性别,婚姻状况,以及年龄。
中欧FMBA群体较于非中欧人群来说,工作和薪资的满意度更高,其中工作满意度高出非中欧人群均值8%、薪资满意度高出非中欧人群均值13%。

就性别而言,男性整体要比女性高,工作满意度高出11%,薪资满意度高出12%。其中,已婚已育男性对于工作和薪资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已婚已育女性群体,工作满意度足足高出近18%,薪资满意度高出近14%。哭也一天,笑也一天,他们就是拼了!

按照年龄段来看,出生于85-89年的人群满意度最低。人生的爬坡阶段,压力山大也可以理解。这批当前职场的中坚力量,正经历着父母年岁渐老、养娃(可能还不止一个)鸡飞狗跳、夹在中间受不了的苦涩阶段,相较于90-95段初入职场的活力、80-84段日趋稳定的职场地位,85-89段在职场上也刚好处于不上不下的瓶颈期,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这个年龄段的人,最适合的便是《最近比较烦》了吧。

此外,我们也发现,有兴趣爱好人群工作满意度比无兴趣爱好的群体高出8%。

中欧FMBA群体有效的213张问卷中,有兴趣爱好的FMBA人为173位,81.2%有自己的爱好,其中76.5%每天至少用半个小时来培养自己的爱好。

中欧FMBA人拒绝躺平
核心发现:
绝大多数中欧FMBA群体进取心强,并且普遍对自己所处行业更为乐观,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中欧FMBA群体认为现有知识面和能力仍有欠缺,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
1. 职场野心
相较于非中欧人群,中欧FMBA群体在“我很想争取更高的职位”这项打分中显著高出非中欧人群16%。

总体而言,中欧FMBA群体整体都很拼,性别和婚姻状态对差异性不构成显著影响,只有未婚未育群体有一些细微差异,未婚未育群体中,中欧FMBA男性比女性高8%,以96%的职场进取心拔得头筹;而已婚已育群体中,无论男女,超过九成的中欧FMBA人表示想要争取更高的职业,婚姻和孩子不但没有成为他们职场发展的障碍,相反促使他们渴望更好的发展。

而非中欧人群中,职业进取心的差异性受性别和婚姻的影响比中欧FMBA群体显著很多。非中欧人群中,已婚已育的男性的野心程度高于已婚已育女性12%;但是在未婚未育群体中,情况正好相反,未婚未育女性的进取心程度反而高于男性12%。

2. 知识渴求
对于知识的渴求,是职场人共同的需求。内卷的职场生存现状,加上疫情的不确定性,加重了职场人的求知焦虑,非中欧人群在知识渴求层面,比中欧FMBA群体更甚,其中非中欧人群的女性,对于自己的知识渴求程度,远大于其他群体。

3、行业乐观度
有近八成的中欧FMBA群体认为金融行业未来充满前途,乐观程度显著高于非中欧人群15%。

行业乐观度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人群特征维度:婚姻,年龄和有无海外生活经验,具体表现在:
- 有海外经历的比无海外经历更乐观;
- 80-84年的群体最乐观;
- 已婚已育群体比未婚未育的更乐观。

中欧FMBA人压力大但想得开
核心发现:
仅三成中欧FMBA人认为工作强度过度,男性普遍较女性更辛苦一些。中欧FMBA和非中欧人群都觉得压力适中,抗压性最好的群体当属已婚已育的女性群体。就睡眠时间来看,中欧FMBA人群的睡眠质量甚至于要优于非中欧人群。而劳碌命群体当属中欧FMBA男性,压力大但满意度高。
都说金融人亚历山大,但是调研显示,仅有三成的中欧FMBA人群工作过量。工作强度方面,中欧FMBA群体比非中欧人群高出10%。魔都疫情期间,连夜赶回公司的金融人大有人在,吃住都在公司,与世界同步,和上海共进退。他们要尽力保证金融体系的运转正常,可谓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从崩溃和压力程度来看,中欧FMBA和非中欧人群都觉得压力适中,只有16%的人感受到同侪压力,10%左右的人觉得自己马上要被压垮了。金融行业压力大归大,咱们滴抗压性还挺强的!是不是颓废的时候,看了眼工资就支愣起来了?

在工作强度方面,男性比女性要更为辛苦一些,认为工作过量的男性比女性高出7%。

婚育与否对男性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女性则是未婚育的压力更大,看来家庭的支撑对她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抗压性最好的群体当属已婚已育的女性群体,只有9%的妈妈们感受到了同侪压力;而压垮对她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只有5.6%的妈妈们承认将要被压垮——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啊!

在我们的印象中,金融人具有晚睡倾向。但从调研来看,就睡眠时间而言,80%的中欧FMBA人每天能保证拥有7小时以上的睡眠,正所谓天大的事情,睡醒了再说!

写到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相较于其他群体,中欧FMBA男性真的属于劳碌命群体,他们工作强度最大,最拼,压力最大……但是对工作满意度最高,真是一群痛并快乐着的群体,崩溃就崩溃吧,能数着小钱钱就行!

这是为什么呢?可能与我们调研人群的年龄组成有关。中欧FMBA群体的年龄在本次调研中,普遍集中于80-84,85-89,正是人生的打拼阶段。
中欧FMBA群体获得更多家庭支持
核心发现:
中欧FMBA群体在家庭中获得的各项支持均远高于非中欧人群,80-84年生人家庭亲密度最高,已婚已育的中欧FMBA女性获得了最多的父母支持。但同时,近70%的中欧FMBA群体每天为家庭留有至少一个小时的陪伴时间,看得出来,他们努力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寻找平衡。
此外,能否从家庭中获得帮助中低于平均值的群体,在第一部分职场满意度中表现占相对弱势的情况占大多数。
所以,家和才能万事兴。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中欧FMBA群体,无论男女,所获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比非中欧人群高很多。出来打拼要靠团队,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是高成长群体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保障团队。

80-84年的家庭亲密关系最高。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孩子普遍年纪较小,更需要家庭的支持。

已婚已育的中欧FMBA女性从父母这里获得的帮助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根据陪伴家人的时间来看,非中欧人群“几乎没有时间陪家人”的比例高于中欧FMBA。

总体来看,中欧FMBA人在职场虽然拼搏的热火朝天,但依旧活力满满。他们对目前的职场现状较为满意,对未来也有不错的预期,更不忘在持续学习中提升自己。当然,做好这么多事,还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虽然工作给了中欧FMBA人很大压力,但他们坦然的化压力为动力,扛起了中高层管理者的职场重担。
这不禁令我们好奇他们看似用不尽的能量从何而来?中欧FMBA的同学们所在子行业的竞争压力有什么不同?他们如何应对同伋竞争?他们怎么看待金融行业的“内卷”?他们又会给金融从业者们提出哪些建议?请关注小F老师职场系列文章,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推文里为你解答呦~
附录:
1. 问卷发放时间:
2022年2月底在中欧MBA学生群中发送在线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
2022年2月28日-3月14日,商学院大百科各大粉丝群发放,随机回收,为期两周,共回收有效问卷164份。
2. 人员构成:
中欧FMBA群体平均工作年限10.2年,平均年龄34岁,平均管理年限5.5年,中高层管理者占比86%,213份问卷中,113份为男性,占比53.1%,100份为女性,占比46.9%;
商学院大百科群体为60-90后,涵盖创业人群及企业中高管,所有164份问卷中,58份有MBA学历,占比35.4%,106份非MBA学历,占比64.6%,72份为男性,占比43.9%,92份为女性,占比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