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在时代潮内,我们都在路途之中 | 40条金融从业真心话
距离2023年还有57天。
2022年即将消耗殆尽,这一年我们扛起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迎着困难步履不停。环顾四周,发现比我们负担重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伸出援手互相支撑,用一步一个脚印,对抗时代的不确定性。
越是路途艰难,越要稳住方向。在人生这场长跑中,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让自身价值始终符合时代需要?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与期望?小F老师面向中欧FMBA在校生和校友们征集了金融从业真心话,听听这些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圈奋战10余年,身处企业中高层的老兵们,有哪些感触与建议吧。
01 关于职业转型
1 提早规划,放眼长远。找准长期赛道,厚积薄发。
2 积累实业经验,成为产业中的投资金融财务专业人士。
3 一定要知道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东西在哪里,这才会帮助你有信念达到你想要的职业目标。建议先做自我测评,每一年列个小目标并做feedback analysis看下自己是否达到了期初的目标,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在哪里,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未来哪一块亟需改进,每一步踏踏实实走,未来职业发展才顺畅。
4 做投资的门槛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如果真的认准了这个目标的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岗或者跳槽实现转型目标。没有一本书和一个大佬可以教你怎么做投资。但是可以结合自己的专长和风险偏好深耕一个领域。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己的赛道优势。
5 选具体职业、岗位的时候可以通过招聘网站梳理一下这个职位的上升空间和可能性,以及不同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越早规划清楚越容易实现职业目标;看收入上限的可能性,看你老板的收入,老板年薪1000w你的薪水可能会到百万,如果老板年薪百万,下属收入不可能超过老板(有副业、自己创业除外);兴趣和职业最好能结合,不能结合也不要有冲突;持续学习,人生是一场长跑,努力让自己变得比身边的人强,至少在某些方面,并且表现出来。

02 关于升职加薪
1 这已经不是一个是金子就会闪闪发光的时代,而是一个“我”敢想、敢做的时代。会干也要会说,充分展示自己,才能被看见。
2 晋升意味着更多的期待,更重的责任,更高的要求。要时刻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3 选择一个可以长期存在且稳定增长的行业;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给自己十年的耐心周期,在此阶段保证自己活在这个行业中;耐心、坚持!
4 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关键都是为人处事的道理。财务知识、金融理论,只要人不太蠢,态度端正,都是能学会的。
5 业财结合,光有金融知识不了解业务,会遇到职业晋升的天花板。做人和做事一样重要,和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

03 关于跳槽
1 不要像我一样,第一份工作做了13年。作为职业经理人,应该时刻准备着,择时而动,勇敢拥抱行业变化。
2 停止内耗,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从床上醒来去上班突然感觉到了不快乐,那可能正是一个重新考虑的机会。热爱所做的行业,快乐并辛苦着,才会快速成长,将自我价值发挥到最大。
3 跳槽要瞄准两个目的:升职和更好的平台,另外要选一个三观正的机构和老板。
4 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大环境不大好的情况下,不要冒险走出舒适圈。但是,如果对方环境比较熟悉,而且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妨一试。
5 勇于跳出“舒适圈”,要突破自己,去寻找其他可能性。只有去主动找到自己的路,才会有机会。你找了,不一定找得到,但是你不找,一定找不到。要有放弃的勇气。如果你老在担心,万一选错了,我现在已有的也会失去,又要重新开始怎么办?当你被这些恐惧所支配的时候,你是踏不出这一步的,因为你没有去放下的勇气,其实年轻人不怕多失败几次。
6 不要频繁跳槽,不然招聘单位会觉得这个人不稳定。每份工作至少三年,当然某一段时间换的比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允许试错。没有完美的工作,要看自己在工作中想要什么,从而找一个平衡。
7 找到自己喜欢的细分领域,坚持下去,不要随意转变方向;不要追热点,持续构建自己的稀缺性和辨识度。

8 选择自己擅长的,重视公司的合规性。
9 去头部。
10 先选择地点、行业。
11 3-5年跳一次。
12 越高层级的跳槽越需要找对方向和团队,人对了其他事儿都很容易。
13 不要只为了工资跳槽,要考虑老板,平台和未来上升通道。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进行跳槽。
14 中国金融行业周期变化大,要选择长期职业目标,增加信息面广度,行业深度,以及找找在企业里的校友聊聊,可以给你全方位的信息加以判断。
15 定期客观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行业赛道周期及长度、竞争者情况、企业文化、团队价值观、自己的资源价值能力,总是可以更好的择时择机选择工作。

04 关于金融职场
1 老板不一定喜欢加班的人,而是喜欢更有效率的人,加班容易拖垮身体。
2 要做正确的事,要懂金融行业内在的规律,要找到谁为你的收入买单,然后再去实施,才会减少犯错的可能。一个错误很可能会毁了整个职业生涯。
3 工作不仅要认真,更要让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一定间隔的请示汇报,有助于培养上下级关系,老板随时指出问题,可以避免一次写完从头大改。
4 降低期待,就有更多快乐。
5 let it be,and enjoy it。
6 积极主动,脸皮厚一点,多有担当。

7 不忘初心不是一句空话。在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中,我们往往需要厘清什么是不变的,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底层逻辑。
8 为自己设立目标,不为自己设边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不要过于计较得失,不过度关注利弊,坚持做对的事,迟早会抵达你心中的目的地。
9 不要听别人告诉你你自己毫无价值。我的职业道路起点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培养了非常好的基础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机缘巧合进入互联网医疗实业工作,事实证明获益匪浅。不仅感受到了创业的激情和企业家的想法,也学习到了实业内部的运作方式和沟通技巧,我认为对金融人是个很好的锻炼。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去拥抱改变和不确定性,日积月累、谦虚好奇地认知了解这个世界,可以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10 在行业选择和个人努力上都要顺势而为。把自己放在时代里去考量。
11 摆脱大机构思路,放弃内卷,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12 不要把平台的能力,当成是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发展依赖于平台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大平台的机遇会更多。
13 有所思考有所作为,不是指要做出多大成就,而是愿意去优化去革新,敢于发声敢于优化,不要被现状束缚。
14 要试着走在前面。横向维度上,多思考和学习,多考虑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走在公司业务前面;纵向维度上,走在时间和自己职业生涯的前面,考虑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终局”在哪里并尽力往那个方向努力。
15 要有更强的目标感,这个目标未必就一定是完全正确,最完美的,都是边走边纠偏。清晰明确的目标会增强自己的内驱力,赋予自己平凡的工作更多价值感;有意识多发现靠谱的导师,许多当下看不清楚,不明朗的情况下,很难做决策,一个靠谱的有智慧的旁观者可以让你走出迷雾,比如选择职场的方向、学习进修的方向;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外界的噪音所影响,分清主次轻重,不需要随波逐流的地前进,否则很容易陷入慌里慌张的努力,莫名其妙的卡住,又轻而易举的放弃的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焦虑和无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