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中欧FMBA历时最久的必修学分?一文写透学长学姐私房秘诀 | F课堂
什么是金融管理实践项目?
——这个后面讲
为什么金融管理实践项目这么重要?
——完不成不让毕业
16个月的项目完成过程中你将经历什么?
——这篇文章详细告诉你
作为一名中欧FMBA学生,想要顺利毕业,需要完成历时一年多的金融管理实践项目。这个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所学融会贯通,用于解决一个真实的商业管理问题。
中欧FMBA课程开设至今,已有多个实践项目落地执行,FMBA2012级的小组课题“拉卡拉云POS的定价策略设计”,发展至今已经演变为大街小巷广泛使用的收付款工具“收钱吧”,这个课题也是中欧FMBA金融管理实践项目中从0-1的经典案例→他们将一个毕业课题,做成了每天服务超过1800万人次的项目
01
什么是金融管理实践项目?

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是FMBA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管理方面的一个具体问题,明确提出一个分析结构,结合实际数据,对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并考虑公司的资源和时间等限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在2023级金融管理实践项目中,课程部新增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学生需考量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现,并在报告中用专门的章节加以明确阐述。
金融管理实践项目由4-5位同学组成项目小组合作完成,配有一名中欧指导教授。从项目选题、项目大纲、正文撰写、修改、答辩到成绩评定,整个项目历时约16个月,是一个全方面检验两年学习成果的过程:
- 知识融通——融会贯通MBA课程所学,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复合型金融领军人才所需的跨职能战略思维和综合决策能力;
- 商业实践——通过解决金融机构的管理问题或为非金融机构解决金融财务相关问题,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运作和实践,并为组织提供实际帮助和贡献;
- 团队领导——通过协作解决问题的合作过程,提升组织协调和团队领导力;
- 社会责任——提升ESG意识和将ESG融入金融实践的能力,助力可持续发展和上海绿色金融枢纽建设。
02
怎样才算好的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报告?

开始金融管理实践项目课题报告时,无论你们小组是想法层出不穷,还是感到无从下手,都要先谨记“三不要”:
- 不要写成案例分析;
- 不要写一份标杆报告;
- 不要写成一篇学术论文。
想要完成一份优秀的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报告切记“两选对”——
- 选对人:小组成员需要有共同的兴趣、认真的态度、尽责的担当,使彼此在工作风格、特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发挥互补作用,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各取所长、相互配合,发挥团队协同能力;
- 选对题:选题务必认真斟酌,要尽量避免中途换题。选题一定要记住一个核心标准,即有解决一个具体经营/管理问题的实践意义。公司有解决问题的真正需求、项目组能够展开调研并在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具备这样条件的选题是项目启动的良好开局。
那么,一个好的项目报告具备哪些特征呢?
第一,项目有挑战,课题组将企业商业需求融入在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
第二,报告有充分的系统分析特征,有理论、有数据、有逻辑,调研分析和解决方案令人信服。
第三,课题可实操有意义,不仅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课题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和进程,对小组成员自身思维边界的拓展也有意义,实现这一实践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03
意外的天作之合携手探索新领域
——FMBA2019级优秀金融管理实践项目组组长分享
韩励,中欧FMBA2019级
FMBA2019级第三课题组组长
上海粤浦科技产业发展集团产业发展总监
回看组队过程,是彼此的主动选择,也是缘分的天作之合。起初我只是单纯的对生物医药行业感兴趣,除了开学模块的老队友山造林,我还找到了在医药行业工作的同学宋留君和孟彬,碰巧宋留君也希望找一个有咨询背景以及一个财务背景的同学组队,于是我们又找到了颜思敏。五位组员性格和背景虽然不同,但也非常互补。曾有分歧,但总能达成一致。从职业性格来看,我和颜思敏是老虎型,山造林是猫头鹰型,孟彬是变色龙型。从职业背景上,宋留君一直在医药行业海内外做BD,孟彬擅长五官科专科医院投资,颜思敏擅长财务和战略,山造林做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而我恰好是咨询背景出身,擅长产业研究。我们是组完队之后,才发现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的天造地设。

组好队才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难题,就是选题。
首先是选题的动机,想通过金融实践项目获得什么,是顺利毕业?掌握一项新技能?了解一个新行业?还是仅仅对自己熟悉的行业来一次系统研究和重新思考?每个人的期望都不同。
其次是研究的标的,我们从2020年5月30日开启了历时两个月的集体选择困难症,更换了6家公司,经历了陈世敏教授的一次枪毙,最终才确定了标的公司。在选择公司的时候要注意,不是要选择热门的公司,也不是要选择曾经任职的公司,也不是容易获取公开数据的上市公司,而是真正有需要的公司。重点考量因素有4个:
① 在行业内有前景吗?
② 能与公司高层形成充分交流吗?
③ 能够获取公司一手数据吗?
④ 这项课题研究对公司而言有价值吗?
回答完这4个问题,也就最终确定了课题研究对象。
组完队我们才发现,五个人分布在上海、广州、武汉三个不同的城市,还有3个人是不停出差的空中飞人,而且我们的标的公司在第四个城市——苏州。我不仅突然被推选为组长,还猛然发现我们面临着完成跨地域协同的艰巨任务,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在整个课题过程中,我们只有两次全员线下聚齐,第一次是到苏州做公司走访,我们拖着行李在李公堤吹着金鸡湖的晚风开始了一场与课题毫无关联的畅谈,第二次是在中欧学生公寓的长桌上吃着盒饭讨论第二天如何答辩。感谢宋留君同学的敦促,感谢队友们的责任心,感谢腾讯会议、Zoom、Evernote公司开发的远程协同工具,帮助我们完成了22场正式与非正式会议,包括5场资本对接会、8场内部讨论会和9场CEO讨论会,顺利完成了这项跨越时空的金融管理实践项目。
经过本次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我们整个团队都收获良多,首先是来自标的企业的积极反馈和认可,我们相当于帮助公司做了一次Financial Advisor,过程中受到了公司的认可,也被公司邀请深度参与后续战略规划讨论。
当然还有纯粹技术层面的收获,包括获取了相关行业一二级市场投资的知识储备,了解了如何对一家初创型无利润的三类医疗器械公司进行估值及综合评价,在了解技术方法后又感到估值依旧玄幻,需要在行业里面持久学习,才能获得经验与手感。
我们也从更宏观的视角体验了发现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并用建设者的心态去积极思考,创造价值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我们完成课题的同时,案主企业完成了A轮融资,团队规模翻番,搬了新的办公研发场地,A+轮融资也提上了日程,企业的这些成绩也让我们的项目更具有实践意义。

课题组成员与课题导师陈世敏教授难得地非官方线下见面
我们一开始从未想过课题能获奖,因为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说毕竟都是全新领域,打开方式只是无知者无畏而已。现代社会成功学总是鼓励大家要有强大的自驱力与茂盛的企图心,大部分选择进入中欧的同学,也必然是一帮对自我有要求、对人生有追求的人,但随着年龄渐涨,也应该学会以平常心面对得失,明白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这一生就去做一个极致的生命体验者,时时可死,才能步步求生。
04
从0-1的迎难而上
——FMBA2020级优秀金融管理实践项目组组长分享

徐凌飞,中欧FMBA2020级
FMBA2020级第十课题组组长
上海向日葵投资
合伙人、权益投资总监
和绝大多数小组一样,我们也是先组队再选题。一开始组队的想法就是想和自己风格完全不同的同学一起共事,看看能不能在共同的工作中实现优势互补。但也会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包括我们并不知道组员的能力圈范围和兴趣。
大家几乎都不想写自己熟悉的领域,这也体现了我们组员敢于挑战新领域的勇气。由于我们五位都没接触过量化投资,未来能否回溯数据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如果项目进行不下去,换题就会面临巨大的转换成本。但我们的副组长说,越是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这句话激励了我们,使得我们没有抱怨,积极地从零开始学习去完成项目。

大家都是从零学起,所以起点基本相似。但在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观点多少会有些冲撞,但最终解决方案是一切用数据说话。因为余教授给我们的建议言简意赅:只要你们提升夏普比率,提升哪怕一个点的年化收益,你们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因此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提升策略的年化收益和夏普比率。
在我们组看来,想要成为优秀的课题必须把握两个核心点,首先,课题的实践意义重大,和实际需求相符合;其次,讨论具体的问题,没有大而空的东西。
虽然方向明确了,但是着手写论文时,我们题目还是换了两次,原因是一开始我们的方向太大,在余教授的指导之下,我们开始慢慢专注,从七个策略集中于一个指数优化策略。小组成员们虽然没接触过这个领域,但通过请教相关领域同学、查找文献和研究报告,一步步探索基本面量化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这里必须要感谢我们课题组的外部顾问侯磊,他是洛书投资的投资经理,从事量化投研工作,我们邀请侯顾问到公司进行了专业指导,从而使小组课题报告真正走向专业化。

侯磊同学为小组成员进行量化专业指导
对于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来说,完成项目报告,才算完成了一半。课题答辩也非常重要,需要做足充分准备和演练。答辩时不求面面俱到,但是需要逻辑理清晰,重点突出。至少让评分教授知道整个项目的意义所在。答辩时,建议同学们以一颗平常心耐心表述,坦诚和教授沟通,正面回答问题。

课题组成员与课题导师余方教授珍贵的谢师宴
在开学模块的自我介绍中我曾经提及,来中欧的目的是希望和一群不甘心不服输的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些任务和项目。经过了长达一年的团队合作,我们课题组的组员收获了一辈子的友谊,大家为了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挑战自我,最后获得成就。这样的经历是人生中非常稀缺的部分,我非常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此外,我们也收获了自信。我们小组挑战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这16个月的经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组员们不会轻易对自己说不,将更愿意跨出自己的能力圈,更加自信地努力学习新的领域。而对我来说,我的工作领域也顺势转型。之前我在做基本面研究和投资的工作,未来用专业化的量化辅助主动管理投资组合是大势所趋,因此我的投资管理模式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了转变。
看完这篇文章,
您是不是对金融管理实践项目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它的呈现也许是一份报告,
但是每一组都在一年多里经历了
挑战、冲突、团结、陪伴……
在这个过程中,
有人收获了学识上的提升,
有人觅得了共事的伙伴,
有人踏入全新的世界探索未知,
有人则找到了困扰多年答案。
也许只有成年人才能体会,
这样一段经历在高压忙碌的工作中有多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