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欧案例开发共创营”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19-21日,“中欧案例开发共创营”第二期活动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39所院校的49位老师和6家企业参加了本期活动。

11月20日上午,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致辞并发表主题讲座“高质量教学案例的开发:描述与决策型案例”。陈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型案例、最佳实践案例(描述型案例)和高质量教学案例(分析与决策型案例)的区别与联系,并借此详细诠释了高质量教学案例的特质,强调了“可供学员展开辩论的困境或决策”的重要性。接下来,陈教授结合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的8项评审标准,介绍了高质量教学案例及教学笔记写作的一些详细要求。最后,陈教授还就案例开发过程、常见困难、案例设计重点选择、案例开发计划进行了分享并回答了营员们的问题。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的潘兆铭(Hubert Pun)教授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案例开发经验分享。作为开场,他问了所有营员一个问题:“一个虚拟的,并且是纯粹描述事实的案例,是否应该接收入库?”将六个小组分为“接收”和“拒绝”两种观点,并让各小组给出理由。潘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图书馆案例和现场案例的区别,并从分析、概念和表达三个维度介绍了案例开发的难度。而后,潘教授介绍了由理论、实际、教学目标三者构成的The Case Triangle,详细讨论了三者各自包含的元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潘教授给出了毅伟案例及教学笔记的“模板”,借此介绍了高质量案例和教学笔记在文本方面所必需的元素。

20日下午,中欧案例中心的四位案例研究员赵丽缦、朱琼、刘耿和陈炳亮分别做了题为“案例选题的道与术”“案例调研的知与行”“案例写作的体与用”和“教学笔记的问与答”四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中欧案例开发团队负责人、中欧资深案例研究员赵丽缦博士以一篇《案例选题之痛》的微案例讨论开场,结合上午老师们提出的困惑,引发出案例开发者在案例选题中常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应对的建议。在解答例如“从理论和教学目标出发,如何能顺利得到企业信息”“如何看待热点问题”“如何寻找‘触发事件’”等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案例开发选题的基本原则。赵博士结合已发表的多篇案例,带领营员逐层深入了解案例选题的“三阶”表达和开发流程,讨论开发中的复盘与反思、寻找选题的思维模式,以及实践与教学之间的互动与共创。
中欧资深案例研究员朱琼老师介绍了如何根据教学需求寻找案例主体、如何设计好的调研问题,并介绍了四种不同的调研方法。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就要开展一个“有顺序”的调研:以总经理或者常务副总开头,接着访谈业务负责人、基层人员、外部利益相关者,最后以总经理结尾。朱老师针对为什么有必要对不同层级的人物进行访谈、如何获取关键信息、如何采集具有张力的信息、敏感问题的调研和处理、信息使用的基本原则等与访谈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分享。
中欧新型案例开发经理、案例研究员刘耿博士结合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旁征博引,带给营员关于教学案例写作方法论的分享。他首先介绍了案例的体例与功用: “案例是一个大号的设问句”,案例的功用包括研究、教学、企业内部经验的萃取与传承等等,对于高校教师,要牢牢抓住案例支持教学的“第一性”。接着,刘博士以两个阿斯利康案例的开发过程为例,介绍多元案例素材的使用和组织,以及如何从经验的积累中获得协同和规模效应。最后,刘博士针对几个案例写作中的常见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中欧案例研究员陈炳亮博士首先强调了教学笔记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教学笔记应该包含的内容。陈博士以几位不同的开发者对同一家企业开发的案例为例,向营员发放问卷,让大家选出“最恰当”和“最不恰当”的案例讨论问题。各小组营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就相关的困惑与陈博士进行了探讨。陈博士总结了在涉及教学目标和思考问题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并强调,案例法是连通管理现象和理论概念的有效工具。
本次共创营的重头戏是老师们和受邀企业现场共创开发案例。19日和20日晚上,各有三家企业的创始人及高管在前期分享的丰富详实的企业材料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的关键发展事件,向营员开放了多个案例选题,并阐述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20日晚间分享结束后,营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基于初阶案例选题设计访谈问题和调研策略。21日上午,各小组营员与企业多位高管展开了分组访谈,并形成了初步的案例框架,将这两日的所学所思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1日下午,六个小组分成“汽车行业”与“智能制造”两个场次,展示了案例开发计划书,陈世敏教授及案例研究员对小组展示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案例企业和其他营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在最后的闭营总结环节,赵丽缦博士展示了“新鲜出炉”的企业反馈——企业从受访者的视角对访谈问题和访谈过程给出了建议。随后,案例中心回答了老师们关于案例开发、授权流程、案例竞赛等相关问题。随后,陈世敏教授对为期两天的共创营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并向六家企业颁发“案例领航员(Case PILOT)”证书,为两天两晚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营员老师对本期活动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共创”的概念很好,整体安排高效实用,收获满满。未来,中欧案例中心将与案例开发共创营的所有参与者持续共创。支撑我们持续追求卓越的是不变的初心——为了汇聚一群认可案例教学法的企业界和教育界的同道者,共建案例开发、使用和流通的产学研用共融生态圈;在PILOT定位指引下,一群人(People)为了让案例创造更大的影响力(Impact)组成学习型团队(Learning),更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Ownership),持续共创(Team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