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励,卓越无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3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
碧水红枫凝岁月,金桥锦绣谱春秋。非凡三十多风雨,铸就芳名动五洲!1994年,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合作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宣告成立。29年来,学院栉风沐雨,克服了种种挑战,也铸就了熠熠辉煌,成为亚洲顶尖、世界一流的商学院,构筑起连接中国和欧洲乃至世界的坚实桥梁,被中国和欧盟领导人分别赞誉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和“欧中成功合作的典范”。
202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迎来建院30周年。在这个充满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点,11月1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3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在上海校区举行。院长汪泓教授,欧方院长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教授,学院名誉院长刘吉教授,荣誉退休院长朱晓明教授,荣誉退休院长李铭俊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教授,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党委书记马磊,王高教授、朱天教授、沙梅恩教授等教授代表,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EMBA 2010)、运连网-柏威国际CEO王超峰(EMBA 2013)等校友出席启动仪式。学院荣誉退休院长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教授,中欧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加纳阿克拉校区的师生员工们通过线上共同见证。
活动现场
启动仪式伊始,汪泓发表题为“筑梦30载,再启新征程”的主旨演讲。
汪泓致辞
她深入阐释了中欧30周年校庆主题“三十而励,卓越无界”及校庆标志的含义。“三十而励,卓越无界”寓意砥砺奋进、臻于至善;校庆标志则结合了校园主体建筑元素及金字塔元素,辅以“日”“月”交映,象征着和谐包容、共启未来,体现了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交汇,凸显了中欧国际化的天然特色。
同时,她回顾了中欧走过的峥嵘历程,并向各位为学院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毕生心血的老院长和教职员工们,为各位脑力激荡、心系母校发展、引领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校友们致以衷心感谢。
汪泓重点介绍了中欧八大战略的成果和当前办学成就。“站稳第一阵营”方面,学院国际品牌和影响力继续保持在高位,Global EMBA课程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二,MBA课程连续七年跻身全球第一阵营并蝉联亚洲第一。“打造大师阵容”方面,学院坚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队伍,努力扩大师资规模、夯实教研实力,持续引进和培养优秀教授。目前学院120位国际知名教授全部来自于欧美的海外顶级商学院,具有国际背景的师资占比98%,来自全球19个国家。“构建学术高峰”方面,持续构建全球一流学术研究能力,打造跨学科研究高地。秉承教研并举、学术和实践并重的导向,支持鼓励名师教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拓展培养体系”方面,学院学位课程“金字塔”体系日臻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数字化教学等取得显著成效。“致力中欧交流”方面,学院积极搭建中欧人文经济交流与合作往来的平台,以“欧洲论坛”为重点促进中欧双方政商学界的交流合作,以国际校友会以及苏黎世校区等为抓手加强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服务区域战略”方面,学院国内三地校区“一体两翼”,为推动长三角、京津翼、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苏黎世校区和阿克拉校区也为巩固和提升中欧的国际化形象与影响力、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责任教育”方面,学院已将ESG全面纳入教学、研究和运营体系,启动了碳中和战略行动并发布了首份《碳信息披露报告》。“全力赋能校友”方面,目前中欧校友总人数已达29000余人,遍布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学院致力于构建与校友的“共赢共同体”,进一步强化校友赋能力度,打造终身学习体系。
她指出,面向未来,中欧要做到“五个纳入”:主动纳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之中;主动纳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时代之中;主动纳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主动纳入到市场经济竞争之中;主动纳入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中。中欧将在“认真、创新、追求卓越”校训指引下,坚持国际化、开放与创新、构筑中欧合作交流的平台,在中欧的品牌和美誉度、世界级教授队伍、强大的校友网络三大宝贵财富的合力下,继续怀揣一往无前的信心,继续为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为世界商业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为打造“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而不懈努力。
接下来,杜道明发表题为“走向世界,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他首先回忆了自己与中欧的渊源。1992年,欧委会负责人来到中国,带着一个潜在的合作项目清单,与中国政府接洽。其中的一项提议,便是和中国合作建立一个培养商界领袖的平台。当时他供职于欧洲一家商学院,见证了这项提议的成行。在中欧建立之初,他便开始在中欧学术委员会任职。
杜道明致辞
展望未来,他指出,中欧要继续努力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继续搭建好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另外,要不断提高生源、教授、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排名。
最后,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IMPACT(影响力)”的理解。“I”代表创新(Innovative Ideas),要创新性地解决问题;“M”代表相互理解(Mutual Understanding),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P”代表务实(Pragmatism),要有务实的精神;“A”代表行动(Action),要拿出切实的行动;“C”代表建设性的沟通(Constructive Communication),“T”代表信任(Trust),要致力于增进信任。
接着,朱天发表题为“我与中欧的故事”的主题演讲。
朱天发表演讲
“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正确也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2005年加入中欧。”在演讲开始时,朱天教授回忆了自己与中欧结缘的经历。“2004年9月28日,我给张维炯副院长写了一封电邮,半小时后就收到了他的回复,他告诉我中欧确实在招人,并鼓励我到中欧看看。”
在几位好友和同事相继加入中欧后,2005年,朱天教授也开启了自己的中欧任教生涯。18年来,他在教学和研究领域不断进步,对中欧的认识和热爱也与日俱增。
“中欧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历任院长,一流的师资、优秀的学生和校友,卓越的员工队伍。”在他看来,中欧的优秀文化体现在“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中,正是这一文化吸引了优秀教授、学生和员工的加入。
接下来,李文发表题为“中欧力量 超越梦想”的主题演讲。
李文发表演讲
“中欧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加油站。在中欧,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健康、收获了成长,也见证:中欧力量、超越梦想。”李文表示,在中欧的学习让自己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认知,增强了使命感,并汲取了更多能量从而带领公司实现发展和突破。
“过去的11年,我20多次走上戈壁,一次次见证中欧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传承奉献的精神,中欧不只是戈壁挑战赛的冠军,更始终是戈壁上那支最受尊敬的队伍。”李文表示,中欧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也是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源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满满正能量。
“中欧入学第一课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希望企业家要有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李文介绍,仅在过去三年,中欧校友就先后联合发起“中欧人,为爱一起战”抗击新冠疫情、驰援河南、温暖山西、爱回长安、上海抗疫、驰援涿州等多个爱心救援项目,并聚焦ESG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推动中欧校友和校友企业做ESG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说:“参与中欧校友社会责任工作,让我见证了中欧人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担当和奉献。”
接下来是高潮环节,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汪泓、杜道明、刘吉、朱晓明、李铭俊、濮方可、张维炯、马磊、王高、沙梅恩、李文、王超峰校友登台开启中欧的未来之“门”。伴随着闪亮的灯光和激昂的音乐,上海、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加纳阿克拉五地校区共五扇大门相继震撼开启,中欧30周年校庆正式启动!未来,学院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的校庆活动,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共同见证,与中欧一起谱写下一页辉煌篇章!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主持。他1997年加入中欧,参与、陪伴、见证了中欧的成长。中欧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教授队伍打造、课程发展、校园建设、运营管理、国际化等各种艰难挑战,历历在目、犹在眼前。作为3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主持人,回望中欧的成长历程,他深感骄傲。
张维炯担任主持
最后,中崇•中欧校友合唱团献唱了一首《在梦启航的地方》,表达对母校的深情感念和殷殷祝福。
校友合唱团献唱
随着歌声落下,三十周年校庆系列第一讲——“中欧话未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中国物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理事长、物理学家张杰与汪泓围绕“迈向核聚变能时代”这一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另外,启动仪式开始前,汪泓出席了中欧3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媒体见面会,与《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亲切交流,讲述中欧30年成长故事、成功经验与未来思考。
媒体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