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变局与危机,论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第七届中欧深圳年度论坛成功举办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产业与地缘政治重构,对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造成重大挑战。中国企业,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诸多企业,要如何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转变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9周年校庆暨第七届中欧深圳年度论坛在中欧深圳校区成功举办,这是中欧深圳校区落户前海合作区后举办的首次论坛。论坛聚焦“大时代、大变局、大湾区”,共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逻辑。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常务副主任史健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等出席本次论坛。超15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包括中欧校友及来自华南企业界的诸多人士。
论坛伊始,汪泓院长致欢迎辞。她首先对中欧深圳校区步入前海时代表示祝贺,并希望中欧深圳校区扎根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为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她表示,中欧要继续通过高质量的管理教育、差异化的论坛活动和有品质的校友服务,为大湾区的企业管理者持续赋能,并集结学院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优势,努力成为湾区企业家学习和提升的首选高端平台。
汪泓院长强调,虽然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结构性、周期性的调整,但中国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会变,坚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不会变,坚持走全球化、国际化的道路不会变。这次论坛的主题“大时代、大变局、大湾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逻辑”贴合当下背景。中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屈宏斌发表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下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主要呈现区域化、友岸化和本土化三个特征,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中国+1”新策略,低增长、高通胀、高风险或将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而中国经济也呈现出几个新特征,首先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热正在降温,在这样的背景下,扭转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向是当务之急。
屈宏斌指出,重归制造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但他同时强调,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已经消失,需要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每年新增的一千万高校毕业生是我们最大的新优势,由此产生的工程师红利也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利用好这种优势需要各界的思考。此外,绿色经济也将成为另一个主要的发展新动能。“我国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未来30年或需要487万亿元投资,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他表示,发展绿色能源、绿色低碳经济,我国经济有望实现持续的增长。
接下来,芮萌教授以“新格局下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逻辑”为题发表演讲。他着重阐述了在新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定义,首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其次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最后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他指出,要实现这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实施绿色战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绿色低碳转型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ESG是今天商业文明的选择,它具有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取竞争优势、赢得声誉和合法性、通过协同价值创造获得共赢结果4个方面的商业价值。
他指出,目前中国发展的中长期逻辑开始出现五大变化,从速度到质量、从效率到公平、从先富到共富、从侧重资本到保护劳动者、从房地产和金融繁荣到创新和绿色,作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并遵循这五大方面的变化。
随后的嘉宾对话环节由深圳卫视主持人王海东主持,芮萌教授与屈宏斌就中小企业如何做好ESG、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振市场信心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瞻世界大势,执未来之事。中欧深圳年度论坛是中欧深圳校区面向华南市场的大型品牌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论坛根据国际政经热点设计主题,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得以反观自身的企业和行业。通过这个广受关注的平台,学界和企业界进行了深度交流,走出一条具有“华南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聚焦中国与贡献世界之路。
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校区主办,深圳市上海商会、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协办,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私人银行中心提供了特别支持。
汪泓院长赴运连网集团参访
11月27日上午,在第七届中欧深圳年度论坛举办期间,汪泓院长赴校友企业运连网集团参访调研,深入了解该集团所打造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就中国物流如何在全球物流格局中打造独特竞争力等话题与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运连网集团董事长、中欧EMBA2017级校友王超军对汪泓院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中欧的学习经历让自己受益匪浅,带领企业不断实现突破,因此持续不断地将公司主要高管输送到中欧,并捐赠支持母校发展。运连网很早就开始推动数字化转型。在疫情暴发期间,受益于数字化赋能以及全球重要物资运输往来需求激增,运连网营收实现了大幅逆势上涨。他同时指出,当前物流领域竞争较为激烈,但通过加强人才储备、管理升级、资源整合,持续推动数字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运连网对未来充满信心,计划于2030年左右实现年营业额350亿元的目标。
汪泓院长对运连网的快速发展表示高度赞赏,对校友捐赠回馈母校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学院与校友是“共赢共同体”,学院的八大战略中便包括“全力赋能校友”。在数字化不断推进、全球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运连网未来大有可为。学院也会在人才培养、案例开发等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更好地助力运连网的未来发展。
中欧党委书记马磊,院长助理、深圳校区首席代表刘湧洁,深圳校区运营主任孔飙,财务部主任金海,人力资源部主任陈晓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媛媛,运营保障部副主任黄伟,院长办公室助理主任刘蓓,运营保障部助理主任程逢湘,校友关系与政府事务高级经理闵涛等一同出席。
运连网集团总部设在深圳,现有员工1500余名,先后在香港、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等重要城市成立多家分、子公司,在全球服务网点超过5300个,服务网络遍布180个国家与地区。
运连网集团旗下有柏威国际、柏威运连网、巨邦运连网、柏电、运连网跨境电商、世纪众云等多个品牌。公司围绕“一个大脑”的战略指导思想,实行总部统领、各站配合模式,统一整合外部资源,推行全国和全球一体化,一方面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形成上下协同效应,实现管理精细化、高效化。
公司坚持“网络+平台+服务”,集结行业前沿技术力量,延伸资源优势,自主研发全球运价查询系统—“运连网”。运连网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优势,促进行业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致力于全面打通上下游市场,提升资源利用适配性,实现低耗能、高质量发展,即时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