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术思想 开启智慧旅程——中欧前沿观点丛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12月10日,中欧前沿观点丛书发布会在中欧上海校区成功举办。丛书首批六本书的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经济学教授朱天、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会计学教授黄钰昌、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管理学教授李秀娟,与现场100余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中欧校友共同见证了中欧前沿观点丛书的发布,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中新社、环球时报、解放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
现场全景
活动开始,主编许斌教授首先介绍了中欧前沿观点丛书的出版背景和重要价值。他表示,中欧建院25年来,已从西方经典管理知识的引进者,逐渐成长为全球化时代中国管理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中欧前沿观点丛书的发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丛书由中欧教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倾力打造,深度解读了企业管理与经济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以客观、专业的视角观察经济社会,并以简明易懂的形式让高端学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中欧教授的学识和风范,体现了中欧“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世界视野”的特色。
许斌教授介绍丛书
在象征中欧学术思想“聚沙成塔”的启动台前,六位作者共同为丛书揭幕。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的教授能够通过中欧前沿观点这个平台分享思想火花,也希望这套丛书能不断丰富,成为中欧知识宝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丛书揭幕仪式(从左往右:许斌、朱天、方跃、黄钰昌、芮萌、李秀娟)
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许斌教授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经济的现状进行解读,并对其中长期前景做了前瞻性分析。他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延缓经济下行的速度,但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在明显下降。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以中欧校友作为样本来看,尽管民营企业高管们普遍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较差,但他们对中长期仍然抱有希望。另外,中美贸易争端对在华经营的中外企业负面影响有限,所以不要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朱天教授就“中国式增长”这一重要话题分享了独到见解。他表示,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中国的投资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基础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也是最快的,这三驾马车的驱动使中国实现了全球最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式增长直接动因的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基础教育的高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的高速度,这些特征源自中国民间高度重视储蓄和教育的传统文化。虽然中国经济短期仍有挑战,但中长期前景看好。只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中国仍可以实现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朱天教授发表演讲
在互动问答环节,在场读者就两位教授的发言踊跃提问,两位教授就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分享了深入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