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商业” 进化论峰会 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
3月21日,聚焦 “AI + 商业” 领域的行业峰会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 “‘AI + 商业’进化论”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特赞科技 Tezign 联合主办,并发布人工智能与商业创新白皮书。
在峰会开场致辞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谈到,在“人工智能 +”行动深化推进下,大模型技术取得关键突破,有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国迫切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构建自主创新生态体系。
针对 AI 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汪泓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将人工智能模块深度融入课程体系,着力打造 “商业智慧 + AI 技术” 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当企业家兼具专业知识与 AI 技术时,商科教育必须重新定义人才培养标准,未来将强化 “人类智慧 + AI” 双轮驱动,助力学科建设、教育范式、管理模式和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在白皮书发布环节,中欧x 特赞人工智能与商业创新研究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王琪,对《AI is the New Oxygen: AI 时代的商业进化蓝图》进行了深入解读。王琪指出,当前企业在 AI 应用中常陷入 “重概念、轻实效” 的误区,企业应具备战略前瞻性,拓宽技术覆盖场景,同时深耕业务场景,实现精准落地。生成式 AI 不仅能降本增效,更可通过数据洞察重构用户需求,孵化全新商业模式。企业需将 AI 技术嵌入决策闭环,通过敏捷迭代和组织文化适配,达成 AI 与核心业务的深度协同与价值裂变。同时,她也谈到在调研中看到很多企业采纳采纳自下往上的创新方式颇具借鉴意义。
【王琪广播采访文字速记:我们发现了很多公司在采纳从下往上的创新的方式,积极调动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他们的积极性,因为生成式AI现在的门槛非常的低,每个员工都可以调动出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业务场景的问题来找到解决的方案,去推动AI的落地突破,对企业很有借鉴意义。】
特赞科技 Tezign 创始人兼 CEO 范凌分享了企业实践洞察,并发布《Content + AI Drives Brands’ Growth:内容 + 人工智能驱动商业增长》白皮书。范凌强调,人工智能并非普通工具革命,而是具有革命性的工具。尽管 AI 总体能显著节省时间,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环节需投入更多时间。企业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小步快跑、快速试错,人本主义、赋能员工,实用主义、注重结果,全面拥抱、重构基础设施这四种实施路径,以适应不同阶段需求。
峰会期间,四组跨界对谈将商业与技术的思维碰撞推向高潮。首场对谈中,聚焦 “企业如何加速拥抱 AI”,欧莱雅北亚及中国 CIO 赵枫赵枫认为,生成式 AI 正加速从单模态向多模态迭代,未来 12 - 18 个月垂直领域应用将迎来爆发期。中国市场在开源生态和人才储备方面优势显著,企业应强化数据治理,以轻量级投资快速推进实践,抓住当前窗口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鲁薏指出,企业 AI 落地需破解 “外热内冷” 困境,兼顾战略深度与广度,突破中层阻力,量化价值并鼓励自下而上创新,借势加速实践,跨越概念验证与规模扩展的鸿沟。
【鲁薏广播采访文字速记:在白皮书中我们会拆解成两个维度,一个是AI落地的深度,一个就是AI的战略目标的广度,去看企业在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广度的覆盖面,怎么去做不同的路径探索,这个路径的探索不是一个直线性的,是不断的前进中。每家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维度找到适合的落地的方式,并且去摸索落地的路径,在积极拥抱AI的同时,先评估自己的发展需求。】
围绕 “乳业 AI + 战略升级” 展开探讨。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表示,企业需结合多模态能力平衡 “神话与真相”,优先验证可快速闭环的轻量级 AI 场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助理教授陈卓提到,AI 项目推广需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路径,强调多部门协同与敏捷验证,建议中小企业聚焦现成工具的场景适配,在 “低成本试错” 中探索 AI 技术边界。
在第三场对谈中,特赞科技 Tezign CSO 任远与亚马逊云科技 CTO 刘亚霄解读了 AI + 技术底座革新。刘亚霄谈到,利用大模型的泛化、多模态处理和深度思索能力,以资金为基础模型或行业大模型的门槛,以快速迭代与业务指标导向确保 AI 项目盈利。任远聚焦生成式 AI 在企业场景的差异化实践与规模化路径,强调中国市场独特性,成功项目需关注业务延展性,结合数据资产与用户需求构建闭环,倡导技术与业务双向驱动,从业务部门切入推动 AI 应用,通过快速试错验证价值,实现从效率工具到增长引擎的转变,重构商业生态。
围绕 AI 驱动的企业创新实践,亿滋国际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指出,生成式 AI 带来效率红利的同时,企业需警惕内容同质化、价值观偏差及数据隐私风险。品牌应建立 “AI 内容治理框架”,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合作构建敏捷内容生态,另一方面坚守品牌核心价值,避免 “创意空心化”,平衡好 “规模化内容供给” 与 “有温度的品牌叙事”。
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及研究成果发布,预示着 AI + 商业应用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落地阶段。企业可依据峰会发布的进化蓝图、白皮书方法论及标杆企业实践构建实施路线图,通过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降本增效,重构组织能力培育 AI 原生竞争力,赋能业务增长。
来源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