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对此,不少人大代表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言和思考。点击视频,听听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是怎么说的。
Communications Intern - 2023-01-13 18:47:24
-
创新是一座城市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一般的模仿式、跟随式创新不同,上海要推进的科技创新,绝不是简单的“追风口”。
在今年上海两会上,聚焦如何形成具有创新策源意义、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尤其是针对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从0到10”的全产业链布局等,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上海亟需激活科技“动力源”,筑牢人才“引凤巢”,走出一条从“0到10”的创新发展之路。
提升“研值” 布局“中华武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努力实现运行整体好转和社会大局稳定等。谈到今年的重点工作,尤其突出了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Carrie Xie - 2023-01-13 16:17:56
-
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在加快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方面建言献策。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上海为先行启动的36个城市或地区之一。在汪泓看来,目前,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需解决。
汪泓从三方面分析个人养老金制度面临的挑战及问题:相关部门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个人养老金参保吸引力需加强,监管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汪泓提出四方面的政策建议,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说,应该完善配套措施,为个人参保提供制度保障;从风险监管来说,应该加强个人养老金市场监管,完善风险管控机制;从服务管理方面来说…
Carrie Xie - 2023-01-13 16:10:21
-
什么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企业家精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用了一个创新的概念“熊彼特剩余”来描述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动态过程中留给某些有胆识的,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人士们去追逐的剩余。他认为,时代最终呼吁的是那些敢冒险,敢作为,并对环境、社会和治理有敏感度的企业家。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成功,靠的是企业家群体,而现在也绝不能离开这个初心。
01
企业家精神是“智商”,怎样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情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简化为一个总量生产函数。在总量生产函数中,有一些元素被称为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资本、土地。将这些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一个生…
Shirley Song - 2023-01-13 15:52:40
-
2023年开年,我们迎来了“F博雅漫谈”第二篇:《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篇文章是FMBA2020级校友刘斯阳在12月末写就,繁华的上海街头在疫情肆虐下不复往日喧嚣,而他在一片萧索中别有感悟,故有此篇。
在呈现佳作的同时,中欧FMBA公众号持续面向校友和在校生,以“文、史、哲”为主题发起征稿,书评、散文、诗歌、随笔等均可,不限文体,不限字数,欢迎各位校友和在校生积极供稿。让金融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通过文字与彼此对话,收获精神的丰盈。
刘斯阳,中欧FMBA2020级
元清咨询总经理
刘斯阳,中欧FMBA才子,江湖人称“刘教授”,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四年,尔后从事股权…
Shirley Song - 2023-01-13 15:48:43
-
“尽管上海的经济、科技与教育资源、发展机遇等若干优势,对国际高端人才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国际高端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优化,让很多国际高端人才对未来养老有顾虑,影响其长期工作和居留。”
昨天,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有数位外籍教授在50多岁时提出要回国,其担忧的就是退休后得不到保障。一番调研后,她提交了《关于完善上海国际高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提出从加大国内外社保制度转移接续、推出短期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出台个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增强制度的柔性和灵活性,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留住人。
我国国际高端人才社保制度尚不健全
上海…
Carrie Xie - 2023-01-13 14:28:44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正在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上海浦东新区用好中央政策,要有当年敢闯敢试的劲头,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
汪泓说,浦东新区要用足用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浦东引领区的重大定位和相关优惠政策,集聚上海乃至全国的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资源,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对标纽约、东京等世界一流城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更好助力和引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浦东还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浦东GDP占上海市比重要争取从目前的41%提高到45%—50%。工业总产值占比应力争达到3…
Carrie Xie - 2023-01-13 10:58:47
-
2022年全球经济普遍增长缓慢,而在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也大大削弱。近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文章,他认为,内循环跑不起来,主要是源于国内经济各环节这个连续循环过程,不断被疫情防控打断,无法实现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内需需求无法被有效挖掘和释放。当务之急是让经济循环起来。只有及时破除妨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障碍,实现稳定健康的内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石才能牢靠,才能提高发展质量、动力和活力。
自2020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来,我们充分感受到双循环战略下…
Shirley Song - 2023-01-13 10:02:01
-
这是中欧EMBA在2023年开启的新栏目——「创业真相」。创业人来人往,冒险亦不眠不休。我们与不安分的创业者学员交谈,拿到一手的真实故事,并分享其中的制胜关键或失败归因。
带来首期创业真相的是乌东伟(中欧EMBA2017级)。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在经历从0到1的三个困扰之后,二次创业新消费品牌「亲爱男友」的乌东伟似乎找到了跃升的路径:用使命而非痛点作为品牌原点。
乌东伟 中欧EMBA2017
赞意CEO & 亲爱男友创始人
2019年,消费品创业迎来了黄金时代,融资、新品牌、神话和佳话在不断发生。这时候,已经创立广告公司赞意7年的乌东伟,也决定投身到新…
Cui WANG - 2023-01-13 09:50:54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正在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上海浦东新区用好中央政策,要有当年敢闯敢试的劲头,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
汪泓说,浦东新区要用足用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浦东引领区的重大定位和相关优惠政策,集聚上海乃至全国的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资源,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对标纽约、东京等世界一流城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更好助力和引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浦东还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浦东GDP占上海市比重要争取从目前的41%提高到45%—50%。工业总产值占比应力争达到3…
Juana Zhou - 2023-01-12 16:37:17
-
1月12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第二天,与会代表们听取关于《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的说明。从1993年起,已连续七届履职上海市人大代表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一丝不苟做着笔记,不仅因为这是本次大会唯一审议的条例草案,更是因为去年一年,她多次参加市人大组织的立法调研,进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哪些公共设施对残障人士不友好,哪些公共场所让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受阻,应该如何改进……
汪泓代表把这些意见和感受写进自己的建议,“一个城市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这两年,因为暂时性的腿疾我也过上了轮椅生活,亲身体验到各种受限和障碍,更加支持力推无障…
Carrie Xie - 2023-01-12 10:42:27
-
初入日本制造业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日立集团下一家位于无锡的大型水泵制造公司,为公司从零扩展出口业务。在此之前,日立(无锡)仅承接国内的项目,例如南水北调项目东线超过三分之二的泵站都使用的是日立的产品。而海外的项目,均由日本总部直接开发和对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仔细对比分析了中日两个厂家生产的水泵型号及性能侧重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瞄准东南亚和拉美市场的项目,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一年后,出于对我业绩的肯定,公司派遣我到日本总部进行研修,系统性地学习流体方面的知识。在日研修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总部对于工艺的精益求精、对于质量的严格把控、以及新老传承的企业文…
Joann JIANG - 2023-01-12 08:33:06
-
新冠疫情持续三年,中国经济承受的短期阵痛会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造成影响吗?什么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在此文中拆解了两个重要的概念: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增长率是波动的,有时候高一些、有时候低一些。朱天教授指出,短期内,消费将是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导向和逆周期的宏观稳定政策,是激励长期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的根本保障。
01
理解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
区分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对如何认识并理解中国…
jitservice - 2023-01-10 00:00:00
-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菜市场是日常生活的缩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旁征博引、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菜市场的变迁和见闻,他带有温度的文字,仿佛能带你领略世界各地菜市场的活色鲜香和人间百态。他还从藏在菜场摊贩的日常中,娓娓道来何谓“菜场经济学”。毕竟经济学的通识和常识,似乎都可以从菜场里找到。春节将至,也不妨多逛逛菜场!
不止一次听人感慨地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最好的解救之途就是把他弄到菜市场。只要看到那活色生香、喧腾热闹的场景,没有理由会不被感染。
菜市场不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只有当人们的生产有一定分工且生产的产品超出自身需求的时候,交换才成为必须,而便…
jitservice - 2023-01-07 00:00:00
-
Rachel Chen - 2023-01-06 13:01:27
-
过去一年,中欧EMBA公众号推送了97篇文章,与读者打了87万+次照面。
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内容,也是大多数读者愿意花时间阅读的内容。其中最受欢迎的10篇文章,有2篇的标题文字都包括了「逆境」,可见糟糕的2022年,对管理者而言的挑战,是管理不确定性,拥抱且穿越周期。
另外的内容,关于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具备利他的大愿望;关于积极心态重要的是「积极」;关于战略的本质是选择,而选择的本质是放弃;关于留给这个世界的真实声音、一种镇定、一番打破困局的勇气;关于领导力最难的课题是:了解自己,管理自己,了解别人,影响别人。
2022年8月,我们道别了稻盛和夫,最后想以他的话,祝愿大家在新…
Cui WANG - 2023-01-06 09:40:53
-
上海青年文化消费研究
Gloria ZHU - 2023-01-05 15:25:54
-
Iris Wan - 2023-01-05 14:52:27
-
我们要让全世界相信,资本流入中国后,能够与中国的制造业、科创企业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还要培养更多既懂金融技术又懂金融监管的人才。
文 ∣ 本刊记者 杨露 发自深圳
作为管理学者,汪泓曾长期在高校耕耘,后转战上海宝山区,十年间先后担任宝山区区长、区委书记。这样一位在学术界、政界以及商界都积累了一定声望的领导者,2020 年 9 月出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从地方主官到商学院院长
南风窗 : 从 2011年到 2020 年,你在上海市宝山区先后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之后又回到教育行业,担任中欧院长。你是如何…
Carrie Xie - 2023-01-05 11:24:20
-
Gloria ZHU - 2023-01-04 15:51:57
-
Communications Intern - 2023-01-03 20:31:58
-
什么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企业家精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用了一个创新的概念“熊彼特剩余”来描述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动态过程中留给某些有胆识的,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人士们去追逐的剩余。他认为,时代最终呼吁的是那些敢冒险,敢作为,并对环境、社会和治理有敏感度的企业家。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成功,靠的是企业家群体,而现在也绝不能离开这个初心。
01
企业家精神是“智商”,怎样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情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简化为一个总量生产函数。在总量生产函数中,有一些元素被称为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资本、土地。将这些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一…
jitservice - 2023-01-03 00:00:00
-
亲爱的中欧人:
新年好!
在2023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中欧和所有中欧人,在这里向大家致以最热烈而诚挚的新年问候。
过去一年,对国家、企业和每个个人而言,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艰难,也磨练了意志。我们一起身处时代的浪潮之中,也共同叩问前路的方向。
如果回望那些伟大人物所走过的道路,会发现他们无不是在不断的求索中,找到了自身的使命,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在管理学中,坚持还有另外一种表达,那就是韧性。韧性是在逆境冲击下,迅速反弹恢复并持续成长的能力。“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先贤圣哲们的经世之论,早已浸润了坚韧的底色。
作为管理教育的高地,中欧…
Gloria ZHU - 2023-01-01 08:00:00
-
学习不断,申请不止,MBA招生老师与你云端面对面。
未来长期在中国或亚洲发展,为何首选中欧MBA?
中欧MBA课程安排中有哪些内容帮助您积累充足的实战经验,培养自我敏锐的商业洞察
中欧MBA如何助力职业发展,让您对国内本土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打造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如何与中欧的高管校友建立联系?在中欧强大的校友网络中会收获什么?
回归校园后的全日制学习体验和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最新的课程信息,招生申请流程以及奖学金申请政策
有关这些疑问将被一一解答,欢迎有意中欧MBA课程的各地申请人预约一对一在线咨询。
立即报名一对一咨询!
jitservice - 2022-12-31 01:00:00
-
几乎每一家企业都会说自己「以用户为中心」,在中欧龚焱教授看来,与用户共舞分为三层:共创、共治、共享,而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第一层。
在这「三共」实践中,蔚来做了很多创新尝试,它首创提出「用户企业」概念,创始人李斌甚至拿出5000万股成立用户信托,让用户真正「拥有」公司。
龚焱教授对话李斌,抽丝剥茧到底什么是用户思维?蔚来决策背后的逻辑、风险和收益又是什么?
龚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管理实践教授、创业营课程主任
李斌 蔚来汽车(NIO)创始人、董事长、CEO
龚焱:蔚来,我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我们如果把整个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看作一场比赛的话,这…
Cui WANG - 2022-12-30 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