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 国内资深教授 - 中国知识创新 教授/研究 国内资深教授 - 中国知识创新 人工智能 中国与世界 数字化转型 ESG 经济/金融/会计 大健康 高科技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领导力 组织管理 卓越服务 我要咨询 欢迎您咨询中欧课程。请提供以下信息,我们的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 咨询课程 请选择 MBA 金融MBA 管理硕士MiM EMBA Global EMBA HEMBA DBA 高管教育 姓名 性别 先生 女士 电话 邮箱 公司 管理职级 请选择 高层管理 中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其他 所在城市 工作年限 职位 最高学历 请选择 大专 本科 研究生以上 其他 PrivacyPolicy 我已经阅读并同意隐私条款,同意通过本人提交的联系方式如电子邮件和电话接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送的课程信息和Newsletter等。我已知晓我拥有随时撤回同意的权利。 请同意隐私条款 我已经阅读并同意隐私条款,同意通过本人提交的联系方式如电子邮件和电话接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送的课程信息和Newsletter等。我已知晓我拥有随时撤回同意的权利。 Tracking code 提交 联系我们 :021-2890 5588 :info@ceibs.edu 面包屑 首页 知识 话题 人工智能 中国与世界 数字化转型 ESG 经济/金融/会计 大健康 高科技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领导力 组织管理 卓越服务 其他 Topics - 所有 -人工智能中国与世界数字化转型ESG经济/金融/会计大健康高科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领导力组织管理卓越服务其他 × Reject Reason 提交 2025年上半年以来,港股IPO呈现了强劲复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持续攀升,更推动港股领涨全球。围绕A+H上市热潮,《凤凰WEEKLY财经》对话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生。黄生教授认为,上半年A+H上市的热潮是政策、流动性、企业国际化需求等多维度影响的综合结果。A+H上市会提升企业的合规成本,也会变相督促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本文由黄生教授接受采访的口述整理编辑而成。 2025-07-29 半年50家公司涌入港股,是泡沫,还是起点? 一家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有方向、有温度,也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过很多优秀企业的崛起,也目睹了不少伟大企业的陨落。江山易打,守成难。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特属于大企业的“病症”,一旦发现不及时或麻痹以待,就极易迷失在偏航的前行路上,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企业做得越大,反而越容易“生病”?是组织结构的失灵,还是增长曲线的诅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与国际商务副教授蔡舒恒聊聊产生“大企业病”的前因后果,提出具有普适借鉴意义的警示,帮助更多大企业成为真正“伟大的”企业,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传奇。 2025-07-23 好好的大公司,怎么就病了? “60天账期承诺”是条例中的核心条款,其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应付账期不得超过60天,逾期按日息万分之五付息,且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账期。为什么看似天经地义的欠债还钱,在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在新规面前,核心企业如何重构自身的竞争力,以及重构与供应商的关系?在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赵先德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王良对以上问题予以解答。 2025-07-21 靴子落地,“60天账期”对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近日,甚嚣尘上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遗产纠纷案,堪称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交接的“教科书式”警示,将家族企业在“人、家、企、社”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家族办公室首席架构师课程-课程主任芮萌,从娃哈哈集团和杉杉集团的代际接班的困境与教训中,深入剖析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四维困局,并提出更具借鉴意义的破解之道。 2025-07-17 娃哈哈与杉杉:家族传承启示录 日本对于很多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当我们从企业经营的切口观察日本,会得到别样的视角。2025年上半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苏锡嘉教授跟随中欧创投营组织的游学团去往日本东京和名古屋进行了5天的访问。其间,他们参访了若干日本知名企业,并与日本学者和企业家们进行了分享交流。虽行程匆匆,但苏教授深受触动,将诸多所观所感整理成文,也在中欧首推的【中欧特色课】视频节目之“海外游学篇”中精彩呈现,干货满满,充满启发。 2025-07-15 从日本企业身上,学什么和怎么学? “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顽疾。部分企业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更有甚者,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的行为,都是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且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内卷式”竞争现象,正在不同程度地引发产品质量下降、创新投入不足、资源低效配置等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对我国“内卷式”竞争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并提出积极借鉴国际治理经验,加大力度进行综合整治的实际对策。 2025-07-10 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乱象? 美国国庆日当天,备受关注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译为“大美丽法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签字下正式生效。这份于7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7月3日再次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在众议院表决中得以通过的法案,因美国国内对其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的担忧而备受争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胡光宙从“大美丽法案”的核心聊起,浅析这个美国史上最大的减税法案将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2025-07-08 大美丽法案,真的“美丽”吗? 企业为何需要“重生”?是为了弥补过往的遗憾,纠正曾经的错误决策,还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机遇?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提出一套帮助企业在目前不确定时代进行团队集体迭代升级、应对时代变局的方法论。他于2021年从阿里巴巴集团菜鸟首席战略官职务回到学术界后,在中欧创办为期四天三夜的数智升级训战营,辅导包括民企、国企、外企在内的六十几家企业进行创新转型,总结归纳了一整套方法论,写成《数智重生》一书,希望为当今时代感到彷徨困惑的企业找到转型升级的清晰路径。 2025-07-03 数智时代,企业如何重生? 近期,动作武侠电影《镖人》因女主角身陷“高考移民”的舆情危机,导致该电影面临该演员戏份重拍或AI换脸的可能,能否如期上映至今前途未卜。其实这在影视圈不是个例。因“违法或失德的污点艺人”而惨遭雪藏或戏份重制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这些剧的命运更折射出资本市场残酷的游戏规则。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张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讲师邵巍以及研究助理汪小舟,以曾经轰动一时的唐德影视的《赢天下》(后改名《巴清传》)为研究案例,从影视行业的会计政策聊起,透过会计报表解读影视行业的商业逻辑和风险。 2025-06-25 夭折的剧,资本的泪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职场中,“职场牛马”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和社交媒体中。我们用它来自嘲,调侃自己在工作中的无奈。然而,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和现实困境?是什么让“牛马”现象在职场中如此普遍?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困境,找到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和生活平衡?在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关浩光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度剖析。 2025-06-23 我们为什么成为了职场“牛马”? 在啤酒爱好者的世界里,华润雪花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鲜有人知的是,这个行业巨头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过数不清的挑战,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转型大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与国际商务副教授蔡舒恒等以华润雪花战略转型为样本,通过分析“引进来”国际品牌与本土创新的碰撞,揭示快消巨头在高端化与国际化浪潮中的破局之道。 这篇中欧独家案例荣获了“2024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一等奖,是对中国企业变革勇气的见证——从品牌重塑到组织再造,每一步决策都是对消费新周期的深刻回应。期待案例中“大象跳舞”的转型智慧,能为全球企业提供东方经验,让课堂讨论照进商业实战。 2025-06-20 雪花如何勇闯天涯? | 独家案例 为什么需要减肥?对企业而言,高管的腰围是公司的“隐形资产”:雷军、马斯克等企业家成功减肥,不仅塑造了专业可信的形象,更成为公司IP战略的关键一环。对个人而言,体重歧视是隐秘的职场天花板:肥胖者面临显著的“工资惩罚”、晋升阻碍和抑郁风险,对肥胖的刻板印象,却造成真实的人生困境。对社会而言,减肥事业具有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中欧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核心教授陈少晦将对此展开深度解读。 2025-06-19 雷军、马斯克……为什么企业家爱减肥? 六月正值鲜美荔枝上市时节,作家马伯庸的知名小说《长安的荔枝》又爆火了一把。随着该IP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的热播和即将于暑期上映的电影版的预热,在如今手机下单半小时即可口啖鲜荔枝的时代,很多人关注起唐朝小吏李善德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苏锡嘉,读罢小说挥笔一篇,从一颗小小荔枝中聊聊职场文化中的人和事。 2025-06-17 《长安的荔枝》:职场显微镜 Labubu在全球市场的火爆成为当前现象级的潮流文化,推动泡泡玛特(POP MART)成为港股市场最火热的消费股之一,飙升的股价更使创始人王宁一跃成为河南新首富,并跻身福布斯富豪榜中国第10、全球第108名。 回顾泡泡玛特的发展历程,Molly和Labubu这两个IP的横空出世,分别带来两段高光时刻。这两个IP出圈的背后,是否有泡泡玛特独特的经营哲学支撑?这种现象级的火爆能否持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鲁薏和研究助理汪小舟,从IP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剖析了泡泡玛特的经营战略。 2025-06-12 Labubu,一个顶流IP的诞生 | 新消费洞察 2024年1月16日,深圳电力解决方案(简称SPS)创始人兼CEO李霞在达沃斯论坛上获施瓦布基金会2024年度“社会企业家”奖,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社会企业家。SPS自2009年创立,从太阳能项目起步,到2024年已为非洲783万户家庭提供服务,减排二氧化碳670万吨,年收入达2000万美元。本文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商务与战略学教授、副教务长(非洲事务)沙梅恩(Shameen Prashantham)的独家案例,荣获“2024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一等奖。本案例将带我们深入这家有着“光明使者”称号的社会企业,探索在当今复杂的全球市场中,社会创业者如何平衡社会使命与经济可持续性,如何与跨国企业和本土机构建立共赢合作,以及构建本地化供应链是否为国际化扩张的必由之路。 2025-06-05 去非洲卖太阳,如何做成一门持久的生意?| 独家案例 薪酬体系作为企业战略执行的重要抓手,深度绑定着人才招聘与保留、员工激励与发展、以及组织稳定和成本管控。随着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薪酬管理正在或即将经历怎样的深刻变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组织成长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践教授,围绕AI时代薪酬管理的五个重要话题提出了她的洞见,期待AI驱动的薪酬管理在未来不仅是后台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更成为连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的智能枢纽。 2025-05-26 AI如何影响薪酬,你必须知道的五点 企业对AI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探索,而是深入到核心领域,开启了一场重塑商业格局的革命。然而,这场变革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家们在AI的浪潮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期,中欧深圳校区组织策划的“中欧-松山湖企业家闭门研讨会——AI赋能未来:机遇与挑战”在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举办,中欧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中欧EMBA 2007)等中欧校友企业家以及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代表30多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嘉宾们共同探讨了AI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应用场景及未来合作机遇。以下内容是闭门研讨会的部分节选,希望能给您带来关于如何真正用好企业AI的一些启示。 2025-05-22 AI重塑商业,他们在实战中踩过哪些坑?企业家们这么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盛松成教授在《消费也是另一种投资——兼论消费与投资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首发于《比较》2024年第2辑)一文中,提出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是短期促进经济增长的良药,更是长期持续发展的密钥。目前我国消费率还远未达到最优水平。适度提高消费率不仅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应重视发挥消费对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增长模型无一例外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但忽视了技术进步是孕育于投资和消费过程中的。此外,消费适度增长也能提高资本回报率,但这一点较少被提及。本文为上述《比较》发文的缩减和修订版。 2025-05-20 盛松成:消费如何促进投资并形成良性循环 分页 当前页 1 页面 2 页面 3 页面 4 页面 5 页面 6 页面 7 页面 8 页面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