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韩剧也爱泰拳 这个教授有点“辣”
2020年6月,郭薇离开了执教8年的香港理工大学,正式加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来自湖南的郭薇身上带了点湘妹子的泼辣,但更多的是因早早离家求学而培养出来的独立果敢。学术上,郭薇严谨认真,她的研究方向是企业的竞争战略和企业的战略沟通;在生活中,郭薇喜欢韩剧,也热衷于打泰拳。今天,就和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位能静能动的教授吧!

三洲七地,湘妹子闯四方
2002年,18岁的郭薇面前,有两个选择:进入效益不错的电视台,过上安稳而平淡的生活;一个人背上行囊,坐上飞往异国的班机,闯入完全未知的新生活。
郭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郭薇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湘妹子的率性、果敢、真实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由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她习惯于一个人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从14岁起离家读书,一读就是13年,打那时起,她再也没有在父母身边生活过。
郭薇本科就读于新西兰的奥克兰理工大学,修读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专业,衡阳到奥克兰的直线距离是9614公里,那时候郭薇需要先乘火车到广州,从广州坐船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往新西兰。
郭薇的父母只是在家的楼下把她送上出租车,剩下的路,都要靠她一个人闯。
直到过了很多年,郭薇看到同学的父母亲自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送到北京、上海的机场拥抱痛哭的离别情景,从不会撒娇的她才觉得有点儿委屈:“有机会撒撒娇、发发小姐脾气,也是被疼爱的一种表现。”

2004年,郭薇选择了去美国交换。那时,“9·11事件”刚过去3年,美国的留学生签证非常紧张,那一年学校里只有3名来自中国大陆的交换生,而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了郭薇的先生。
次年,她在美国开始攻读MBA,每天晚上6点到9点上课。白天,她在亚马逊的人力资源部门有一份全职工作。
郭薇喜欢分析问题、做研究,但企业里繁杂的工作让她无暇进行深度思考。工作期间,郭薇牵头做了一份《离职调查报告》,她亲自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出来后还想再深挖下去,但经理却告诉她“我们不是做学术的,没有这个时间”。
后来,郭薇和教授聊起了自己在职场中的困惑,教授认为郭薇具备做研究的潜力,建议她继续深造读博。郭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学校,却一下子拿到了自己最向往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offer,并师从她最心仪的企业战略学泰斗级人物,Ken Smith教授。
毕业后,郭薇选择了香港理工大学,当了8年战略系助理教授。
异地十年,从夫妻到师生
博士毕业后,郭薇其实拿到了美国几所不错的高校的工作机会,但郭薇的先生更倾向于回国创业,为了家庭,郭薇做了折中的选择:离内地没那么远,但在当时更加国际化的香港。
郭薇的先生回国后在苏州创业,她比先生晚毕业2年,又在香港待了8年。到了2020年,两个人刚好异地10年整。郭薇和先生早就约定,无论如何都要在10年的这个时间节点,结束异地。
恰逢中欧积极引进年轻教授,2020年6月,她带着6岁的女儿从香港来到上海,并正式加入中欧。
终于,一家三口在上海团聚了。
随着郭薇加入中欧,小家庭中的另一位成员也以另一种方式加入了中欧——郭薇的先生申请了中欧EMBA课程,成为了2021级的学生。

因为郭薇是2021级EMBA开学模块的授课教授之一,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先生的老师。郭薇感慨于这段经历的奇妙:“现在在家里,他对我的尊重似乎又多了一点儿。”
家里受到郭薇工作影响的,不止是郭薇的先生,7岁的女儿也受到妈妈的影响,想长大以后来中欧读书,虽然在她眼中,商学院不过是“学习如何用电脑工作的地方”。
郭薇是个“宽中有严”的妈妈,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强迫女儿每天学习语数外,但她会要求女儿学习体操、钢琴、游泳,培养基本的技能,塑造良好的气质。
她希望女儿能在父母的充分呵护下成长,可以偶尔“撒撒娇,发发小姐脾气”。但也希望女儿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所以她会像对待成人一样与女儿沟通,与女儿分析自己做决定背后的原因,并让女儿学着自己做决定。
平日里,郭薇和女儿更像是一对闺蜜,她们会一起逛街,女儿还会帮郭薇选衣服,“她会记住我喜欢什么样的东西,选的东西也越来越适合我”,郭薇很是满意。
韩剧VS泰拳,动静总相宜
不工作的时候,郭薇和先生和都市中的其他年轻人并无差别,唱歌、跳舞、运动,偶尔泡泡酒吧……两个人爱玩儿,也会玩儿。
但郭薇最大的爱好还是看韩剧,用她的话说:“什么韩剧我都看,以前同学们都管我叫行走的IMDb(编者注:Internet Movie Database,指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郭薇保持着一年十部左右的观剧量,每赶完一个项目,她会有几天休息时间,郭薇就抱着电脑从早看到晚,饿了就吃泡面充饥,有时甚至还要通宵追剧,一两天就能看完一部。而且只要有时间,她就会一部接一部地看。
郭薇觉得看韩剧让她特别放松,不用动脑子。无论结局如何,剧中描述的世界都格外美好。
提到喜欢的韩星,郭薇也会秒变“星星眼”小迷妹。她喜欢李钟硕,不过“只是最近比较喜欢”,郭薇又马上补充道,“之前喜欢《太阳的后裔》里的宋钟基,经常换”。

除了韩剧,郭薇还有个特别符合“辣妹子”称呼的爱好:泰拳。
郭薇平时工作时间长,颈椎不是很好,所以需要经常运动。看了张家辉和彭于晏的《激战》,她发现打拳是项不错的运动,找个拳馆,一个人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虽然打拳的时候需要在手上缠绷带、戴拳套,而且刚开始每次打完,郭薇的手都是抖的,还会暴血丝。不过大汗淋漓的感觉让她觉得很解压,能放空一切沉浸其中。
十年教授,依旧在路上
对郭薇来说,能全情投入做一件事特别重要,韩剧、泰拳如此,学术研究更是这样。
写博士毕业论文时,郭薇选择了“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战略沟通”的课题,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开创性的课题。
毕业时,郭薇的论文获得了“全球管理学会企业政策与战略分会杰出学生论文奖”和“战略管理学会年度会议最佳博士论文奖”。然而,做“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由于课题过于新颖,毕业五年后,她一篇论文都发不出来。
郭薇痛苦了五年,但五年来她一刻也不曾放弃,坚持做自己的文章。做到第五年的时候,她在全球顶级管理期刊《美国管理学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
郭薇的研究方向分两块,一块是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更好地压制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取胜;另一块是企业的战略沟通,通过研究企业如何平衡不同的相关利益方,给出企业调和问题的建议。
在郭薇看来,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把自己的故事讲清楚。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不需要外界懂,但其实,只有把故事讲好了,才能让投资人清楚公司的决策机制和管理逻辑。
今年,已经到了郭薇入行的第10个年头。从业第5年时,她获得了香港理工大学杰出教学奖。
当然,对于教授这份职业来说,10年并不算长,郭薇对自己也有更多的期待。

在中欧,郭薇除了教授EMBA的开学模块和DBA的课程,接下来,她还将在EMBA开设一门与企业战略沟通相关的选修课,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企业高管如何设计跟媒体、政府、竞争对手、股票市场和投资人的沟通战略。
“很多人以为教授在课堂之余就是休息时间了”,郭薇说,“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她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写文章,到了周末“对自己好一点”,就六点起来写。
在研究的过程中,郭薇需要做大量的文本分析,常常对着屏幕处理数据,还要用到大数据、自然语言分析、NLP(编者注: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郭薇笑称,自己在外面是个教授,但做研究时更像个码农。
在郭薇看来,毅力是引领成功最主要的特质,有很多很聪明、天赋很高的人,但坚持不下来,就很难成功。
在中欧第一届DBA课程的开学中,郭薇这样寄语同学们:
“不管你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这一刻你仅仅是一个学生。就像唐僧取经,和教授们一起,经历一个从学生到学者的过程,最终你能取回你的真经。”
学术之路漫长而艰苦,但郭薇愿意携着毅力与热爱,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