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回归常识,穿越周期 | F观点
格物致知,经世济民——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系列讲座在中欧上海校园举办。本次讲座由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办,中欧FMBA课程部协办。推进产融结合,链接产业与资本市场是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也是中欧FMBA项目的课程特色。本次讲座旨在探讨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企业如何借助金融与科技的力量实现稳健发展。活动特邀蚂蚁集团副总裁/集团司库、中欧EMBA97级校友曹亮先生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分享他在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民营FinTech企业从业三十余年,跨越三大周期的经历与智慧。

曹亮
蚂蚁集团副总裁/集团司库
中欧EMBA1997级
一、FinTech四大趋势
从上海财大国际金融专业毕业,先后在东方汇理银行、阿尔卡特、GE,直到2018年加入蚂蚁集团。这三十年里,我从事的都是与金融相关的工作,对金融始终有一种感恩。这期间我也亲历了三个周期: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如果将这三十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提炼一下,前十几年互联网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到金融里的阶段,我叫它“金融1.0”。到了“金融2.0”,开始有了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当支付宝、腾讯这样将移动端带到金融里的阶段,我叫它“金融3.0”。

而到了现在,大家都感同身受的就是变化越来越快,脚步根本停不下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的时代。事情在迭代,你如何在迭代上乘着这个浪继续走下去,否则就会被淘汰。
FinTech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与大家分享去年参加过的一个行业论坛上的四点内容,很好地概括了未来金融科技的趋势。
第一,Tokenis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资产的代币化。
第二,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第三,Quantum Technology,量子科技。
第四,Climate Technology,气候科技。

以蚂蚁集团为例,去年蚂蚁数字科技帮助朗新集团在香港发行了一亿人民币的RWA(Real World Assets),打造“两链一桥”平台——“资产链”、“交易链”及“蚂蚁链可信跨链桥”,使得企业的实体资产能够被数字化和标准化,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的高效流转和交易,这是资产代币化的潜力。
AI在金融中的应用,比如蚂蚁集团最新发布的AI管家应用:蚂小财,它就像你的专属金融管家,可能比你自己更懂你的财务状况。未来的世界,是Agentic AI 的世界。

二、如何在企业里做金融
其实站在企业里去看金融的话,金融机构浩如星辰,机构太多了,职能太复杂了,对于企业里的人来讲很难搞清楚,而企业又需要和各种金融机构打交道,租赁、保理、IPO、供应链融资等等,可以说是“环环皆金融”。所以企业里就诞生了一个专门与金融打交道的职能——司库(Treasurer),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企业没有一个环节不牵涉到钱,而司库就是经手钱的。资金是企业重要的金融资源,司库就是要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管理好企业的现代治理结构。所以司库的难点是要熟悉本企业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司库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以企业出海或并购为例,司库除了要保证金融事务的专业度,更要从整个企业的战略角度去考虑问题。

司库工作一方面很有技术含量,另一方面也很有趣。蚂蚁司库正在打造一个机器人,我们将其命名为“TGL-14”(Treasury GeneralLevel Fourteen),其定位是大学本科毕业的“通才”,学的专业是会计、金融、银行,拥有在蚂蚁5-8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它既能回答你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也是你记忆力最好的员工。它会每天生成司库早刊,告诉你昨天发生了什么,但不是仅此而已,它还会模仿你的大脑去推送你可能会联想到的相关信息,有更多的内外结合功能。它能快速给到你清晰准确的交易对手报告;还能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异动的情况,并帮你进行分析。当然未来我们也会持续迭代,去做更高级别、更复杂的机器人。
在企业里做金融,建议大家去做“穿越周期的金融专家型人才”,因为秉持长期主义还是很重要的,去经历几个周期,成住坏空都去经历一下,不然很难说我在这个行业里认真干过。
如果活过了好几个周期,可能你就是老专家了。但所谓“老专家”和“老法师”还是有所区别,老法师是法和道相结合的,除了做事,还要做人,我们要去做老法师,当然与时俱进始终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回归常识,回归到基本面来分享我所思考的“人、企业、钱”这三者的关系:
首先,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安全、效益、效率不可能兼得。大周期下,穿越周期没有法宝,唯一的法宝就是现金为王。
第二,要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第三,股债要平衡,过去几年大家以融股为主,但现在还是要注意平衡。
第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世界的金融服务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去蚂蚁很大的初心是持续观察、探讨人、企业和钱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钱又成了新的宗教和崇拜,企业一样、人也一样,那么现在你和钱到底是什么关系?人和财富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想我们都仍在探索当中。
【校友问答】
Q:从外资银行到跨国公司,再回到民营企业,您觉得境内外企业在文化上有哪些不同?我们又该如何去适应这些文化差异?
曹亮:我在GE收购阿尔斯通的项目当中,深刻感受到了同样是外企之间在对话,但美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化差异,远远大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外企之间的文化差异,所以说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所谓差异,其实不是什么大事。比如大量的外企在中国目前还是操作型的人比较多,总部决策,你来执行;但在民企是你要决策,而且得快。你首先得认识到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很难改变,至于是否去适应或者接受,更多取决于大家各自的选择。
Q:如果我们把RWA、蚂蚁的人工智能管家等应用看做AI和Fintech结合的1.0版本,从您的预期来看,未来的2.0版本、3.0版本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曹亮:互联网企业有一个优势,我们不是把所有问题想得一清二楚才起步干事;我们的策略是先把产品落地,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它们,我们的容错率比较高。但在未来我们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迭代的过程中,始终要记住的一点是,面对所谓长尾客户的时候,对他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比如,大部分的长尾客户的金融知识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你要向他们解释基础的概念和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到他们。当然,我们自己也要从要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去了解中国十几亿的人是怎么活的,去真正关注他们的生活。
Q:在外部环境和内卷的双重压力下,传统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该何去何从?
曹亮:Live through the cycle——穿越周期。事物的发展肯定是有一个阿尔法波的,人人都会经历成住坏空。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方法,至少活过一个周期,而不是遇到困难就走了。我在面试的时候也会看,一个人如果工作了十年,却一个完整的周期都没有经历过,我可能要再考虑考虑,去了解一下具体原因是什么,去看看他是否有这个意识说想要努力去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