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推荐人 | 不“打”不相识, 忘年交如何从球友到校友?
在HEMBA课程的申请中,通常会需要申请人邀请两位推荐人,为自己写推荐信。也正因如此,推荐人成为课程与同学之间一道极其重要的桥梁。课程开设至今,来自各行各业的卓越推荐人,为课程输送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HEMBA学子。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对“忘年交”——推荐人任传芳先生和HEMBA2021级学子金明锐同学,倾听他们,如何从球友成为校友的故事。

不“打”不相识
初见两位,是在中欧上海校区的体育馆里。球网两侧,双方正激烈厮杀,挥拍、挑球、脆击,一场球下来早已大汗淋漓。
“我们俩认识也是很机缘巧合,就是在羽毛球馆里打球认识的”,任传芳边擦汗边说。大约2年前,金明锐恰好陪女儿在小区附近的球馆打球,彼时的他还是个羽毛球小白,相较于球场上酣畅的较量,他更亟需找到一起练球的人。“球场上来来往往的人中,打球娱乐的占多数,当时就看到任哥和另外一位朋友恰好在练球,我就主动找上去了”,金明锐回忆说,当时只觉得任传芳是一位爱钻研球技的长辈,之后在一次次练球的过程中,才日渐熟悉。
金明锐发现,任传芳是一个非常认真、不服输、坚持不懈的人,“当时不觉得,后来接触到更多的中欧人,回头想想,任哥身上有着中欧人一些共性的品质”。而在任传芳看来,金明锐同样有着追求卓越的性格,“每次打完球,他都会跟人有交流和探讨,想要把球练得更好。加上他为人平易又谦虚,确实很有中欧人的潜质”。
作为中欧1998级EMBA的校友,任传芳是铁杆“中欧粉”。在他看来,当年在不惑之年来读中欧,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极大地帮助了他的事业。“中欧是世界级的商学院,无论是教授还是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即使时隔20多年,任传芳仍然觉得中欧所学始终在影响着自己。4年前,从世界500强企业——拉法基集团的中国区集团副总裁位置上离开后,任传芳成为中欧校友会羽毛球协会的一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如今已是中欧羽协华东地区的副会长。

也正是在与金明锐的相处中,任传芳发现了两个人的不少共同点:同样是多年外企人,同样身处制造业,同样爱钻研不服输。“我们练球的这段时间接触很多,基本上两天就会见一面。除了打球,你会看到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公司一件件的事务。他也会跟我讨论,作为外企的管理者,如何将战略思考与本土结合。你会觉得这个优秀的年轻人,还可以更好。我也相信中欧可以开拓他的视野”,提到推荐金明锐来到中欧的初衷,任传芳如是说。
他的提议是一把钥匙
任传芳在中欧求学之时,比他小17岁的金明锐刚刚大学毕业。磨具设计专业出身的他,当时选择在东北老家当一名设计工程师。2000年左右他来到上海,从一名销售工程师做起,直到现在成为了山特维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Kanthal大中华区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山特维克旗下Kanthal品牌在中国的业务。
Kanthal是工业加热技术和电阻材料领域世界领先的产品品牌,身为大中华区负责人,金明锐身负重任。但与此同时,从原来的销售经理到如今全面管理团队,他明显感觉到了职责的变化:“以前我可能会面对客户去谈项目,现在偏重于整个企业的管理。因为我有工厂、技术部、销售部等各个部门,要去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更加高”。

任传芳提议他报考中欧的时候,金明锐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他看来,这位“忘年交”大哥的建议更像一把钥匙,将他的思维倏然打开。他打心底里承认,这一建议,是恰逢其时的。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压力与日俱增,但他自己又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管理尚且缺乏一定的底层逻辑。如何避免越努力却越尴尬?这就需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打破思维藩篱。而平日里碎片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亟需系统性的学习来武装自己。
Kanthal Service:从0到1000万
读中欧的想法一触即发,但读什么课程,金明锐一度纠结。
身处一向以产品说话的制造业,金明锐也明显感觉到了一些变化。“很多时候,客户会有要求,希望在产品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比如现场的指导、安装、甚至培训等”,金明锐回忆说,在以前,企业只需给客户提供产品,业务就算结束。但如今,单提供产品已远远不够,因为一旦竞争对手可以提供产品以外的配套服务,属于你的产品附加值就会变低,甚至被竞争对手替代。
那么,如何为产品附加配套服务?一套具有系统性的服务流程又该具备哪些要素?这些服务性内容能否被客户接受?这些问题都常常让金明锐陷入深思。
“当了解到中欧开设的卓越服务EMBA(HEMBA)课程,是专门针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我感觉一下子眼前一亮”,金明锐提到,当决定报考HEMBA课程前,他还专门找任传芳“取经”,坦言自己内心仍有顾虑:这一课程的服务设计对属于制造业的他能够带来多少帮助?没想到任传芳的反馈让他很快下定了决心。原来,在同属制造业的任传芳看来,在服务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势在必行。产品交付的过程中,制造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只有针对客户心理需求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即“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才是如今制造业的利润战略。

在任传芳的推荐下,今年5月,金明锐开启了在中欧HEMBA课程的求学之旅。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渐渐成为一种享受。优秀的教授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带来了太多思维的碰撞,也让他之前模糊的想法,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在我看来,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以致用”。以金明锐负责的康泰尔产品来说,作为世界知名的高温材料品牌,企业常常以产品为傲。但就在几个月前,在金明锐的主导下,公司成立了“Kanthal Service”项目小组。和销售人员单纯输出产品不同,假设原本针对客户的一个工业类炉体,销售人员只提供客户内部加热的相关元件,项目小组则会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安装服务、人员培训、甚至帮客户计算怎样的温度控制能够节约多少能源等等。“对客户来说,就是交钥匙工程。还有客户因为采用我们的能耗计算服务,成为绿色能源企业,获得了政府的补贴。这其实是一种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小组成立以来,短短数月,就实现了销售额从0到1000万的突破。“是课堂上的内容让我有了更为系统的想法,并将它付诸行动,最终落地。服务给产品带来的附加值,是我此前未曾想象的”,金明锐坦言。
来自推荐人的三点建议
尽管在中欧的学习刚起步,但金明锐却有了一种深刻的感觉——学习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继而越需要不断地学习。
面对中国本土制造业发展迅速的现状,金明锐认为,企业下一步亟需发挥自身优势,补齐劣势。在如今拥有国际现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他给自己定下的未来5年目标,是收购相关行业企业,来补齐企业短板,扩充业务链。而在并购过程中如何估值,如何管理并购企业的人员、融合对方的企业文化,是金明锐想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探寻的答案。

他也时常在球场上向任传芳请教中欧学习的经验。这位“忘年交”给了他三点建议:
01 所学知识应尽量思考如何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一定完全照搬,但一定要时常思考;
02 要多与教授沟通问题,除了旁观者清,更重要的是中欧教授会站在一个更高点去考虑问题,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建议;
03 享受中欧这段难得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多和同学相处、碰撞、学习,这些都将是人生中宝贵的经历。

卓越服务EMBA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全球排名第一的服务管理专业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共同设立。课程定位“EMBA+”,在继承中欧EMBA精华课程的同时,增加了以打造“卓越服务-价值链”为核心的服务升级专业课程。
HEMBA的招生目标既包含了服务业企业家,也包含了向服务转型的各行业领军者。
2022级HEMBA招生已全面开启,点击这里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