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中欧供应链创新沙龙:AI与智能服务
服务与体验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家们意识到其产品本身只是传递服务和体验的工具,而后者才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为企业重构服务主导逻辑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企业如何通过组织、流程、人力等方面的调整来用好AI工具,以及AI工具如何反向帮助企业做好这些调整?
为深入探讨这类问题,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和GEMBA出海俱乐部共同策划了以“AI与智能服务”为主题的第3期中欧供应链创新沙龙,并于9月2日晚在中欧上海校区成功举办。英国剑桥大学制造学教授、英国官佐勋章(OBE)获得者Andy Neely教授应邀做主题分享,并与中欧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先德教授,以及中欧校友们进行对话。40余位听众参加本场沙龙。

活动现场
Andy Neely:隐形智能时代已至,人与AI如何协作共存
剑桥大学制造学教授、英国官佐勋章获得者Andy Neely教授以一个生动的场景作为开场:从清晨被智能卧室温柔唤醒,到咖啡机根据健康数据自动调整咖啡配方,再到自动驾驶汽车无缝接送通勤,在AI悄无声息的优化下,数十个原本要做的“微决策”被系统代劳。这是“隐形智能(Invisible Intelligence)”全面渗透你我生活的典型例子。
Andy Neely教授进一步回顾了人类价值创造的演进过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工业时代的卖“产品”(例如福特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服务时代的卖“体验”(例如麦当劳的标准化服务流程与可靠的服务质量),结果时代的卖“解决方案”(如卡特彼勒公司按吨收费的采矿服务),以及如今的隐形智能时代。他用三个案例来演示在这个时代,企业们如何借助AI与用户互动,整合多方的资源,从而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
- 特斯拉:提供的不只是一辆电动汽车,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集体智能网络”。每一辆特斯拉汽车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实时收集道路数据,这些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会用于优化和训练整个自动驾驶算法。当某条道路经常在特定时间段出现拥堵,或者某个路口容易发生事故,AI系统会提前为车辆规划更优路线,或者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 Spotify:借助AI算法深入分析用户的历史听歌记录,包括歌曲风格、歌手、播放频率以及用户的收藏、跳过等行为,以此全面了解用户的音乐偏好,从而为用户生成一份专属的“每周发现”歌单。AI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用户发现音乐的方式,将精准且个性化的智能服务融入到日常娱乐生活中。
- 约翰迪尔:借助AI、物联网(IoT)和大数据技术,提供“精准农业”的智能化服务。约翰迪尔的拖拉机、收割机、喷雾器等农业设备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GPS,持续收集土壤条件、作物健康状况、天气模式、历史产量等数据。其AI系统能够分析这些数据,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决策建议,例如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精准计算出需要施加的肥料种类和数量。

剑桥大学制造学教授、英国官佐勋章(OBE)获得者Andy Neely教授
Andy Neely教授也对这种“智能即服务”的副作用提出了警醒:特斯拉的车主可能会因依赖辅助驾驶而退化驾驶技能,Spotify的用户可能会因依赖AI推荐而失去原本的音乐审美,而约翰迪尔公司的系统可能会使农民失去对土地的直觉判断——一言以蔽之,AI在带来大规模个性化服务和极致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在“侵蚀”人类的一些固有能力。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医疗、教育、交通等更多领域,会发现更多人类的能动性与自主性正在遭遇AI挑战的例子,比如Coursera(一个大型公开在线课程平台)的AI导师比人类教师更懂学习规律,更能给每个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关键问题已从‘AI能做什么’变成了‘我们应当允许AI做什么,以及人类要为自己保留什么’”,他指出:‘‘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是要创造一个让人类变得更强大,还是更依赖(于AI)的未来?’’
最后,Andy Neely教授认为,为了保持人类的韧性与不可替代性,我们要对AI系统的“过度优化”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当这种优化是以削弱人类核心能力为代价时。他呼吁,在这个隐形智能时代,我们必须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人类独有的核心能力,包括提问与质疑、伦理推理、系统思维、共情、创造等。AI与人类的协作方式,应该是让AI成为人类繁荣的工具,而非退化的推手。

现场观众提问
Andy Neely教授也在互动环节对一些提问进行了答复。针对一位听众提出的“当AI能够为每个学生定制学习路径,公立教育的目标是否需要重新定义”的问题,Andy Neely教授回应道,这一问题本质上指向一个更根本的命题——“在AI时代,哪些技能与能力在未来真正具有价值”。如果知识获取已不再是门槛(AI可以瞬间提供答案、生成解释、甚至模拟教学)那么教育的核心任务就必须发生转变。“教育的目标,必须从‘传授知识’转向‘与知识互动’”。Andy Neely教授进一步指出,未来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核心能力,包括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整合与批判性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能力。
圆桌对话:AI在供应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创造与未来挑战
随后,在中欧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中欧-震坤行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的主持下,Andy Neely教授与Tezign公司首席战略官任远(GEMBA 2011),和FiMo Copilot 联合创始人莫杰钦(MBA 2024)共同参加圆桌对话。其中,Tezign(特赞)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内容+AI”独角兽企业,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实现高效的内容管理、生产与分发,推动可持续增长。FiMo Copilot(飞猫助手)是魁数科技旗下一款AI金融助手,旨在赋能金融分析师,将搭建专业金融模型与撰写报告的耗时从数周缩短至分钟级。

从左到右为:赵先德教授,Andy Neely教授,Tezign公司首席战略官任远(GEMBA 2011),FiMo Copilot联合创始人莫杰钦(MBA 2024)
赵先德教授在开篇指出,现代供应链的核心使命已从“产品导向”转向“服务主导”,即通过“产品+服务”组合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满足终端用户的深度需求。他强调,AI在这一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不仅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洞察客户偏好,还能借助信息和数据的整合提升供应链的响应能力与全链协同。AI不再仅仅是优化仓储物流、预测需求的工具,而是日益成为重塑端到端供应链流程、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者转变的战略引擎。
在圆桌对话过程中,与会嘉宾碰撞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
- AI在供应链中的价值不仅在于降本增效,更在于实现“数据驱动决策”。AI技术通过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不仅优化了制造、物流、采购等传统环节,还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的转变。建议企业应优先关注供应链中价值最高或成本最重的环节,逐步推广AI和数字技术的应用。
- 在供应链数字化的实践中,企业通过RFID(射频识别)、IoT(物联网)等技术试图实现“万物互联”,让产品本身成为数据入口,以摆脱对平台巨头的依赖。然而,数据采集的高成本与技术瓶颈仍制约着规模化应用。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个人与企业都在无偿贡献数据,却无法分享算法带来的经济收益时,谁该拥有数据的“所有权”与“收益权”?从搜索引擎到AI训练,数据贡献者始终处于价值链末端。未来,如何构建公平的数据共享经济模式,让贡献者参与价值分配,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伦理正义的重大命题。
- AI的应用应是主动的“伙伴”,而非被动的“工具”。在使用AI时,应聚焦于强化人类自身的优势,如创造力、共情力、沟通力和学习敏捷力,而非仅仅用AI处理繁琐重复的工作或弥补短板。与AI协作时,应将其视为能够主动参与和提问的智能伙伴,而不仅仅是预设规则的机器。通过正确的引导,AI可以提出超越预设任务的突破性想法。
- 企业领导者需要具备“AI思维”,不仅理解技术的能力边界,更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思考技术如何帮助业务重塑或转型。然而高层领导者受时间与精力限制,普遍难以深入探索这些新技术,这成为企业AI转型的一大障碍。未来竞争的核心不仅是技术落地,更是如何通过“高管AI启蒙”——让领导者掌握提问能力、理解技术潜力,从而自上而下推动变革。
本场沙龙由拓界美纳创始人王清娴(GEMBA2021)主持。
*关于Andy Neely教授
Andy Neely教授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制造学教授、悉尼·萨塞克斯学院院士。曾任剑桥大学企业与商业关系高级副校长、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皇家工程院复杂服务学教授、英国国家研究项目——高级管理研究学院副院长,以及克兰菲尔德大学商业绩效中心主任。
Andy Neely教授在制造业与服务运营领域的贡献广受认可,尤其是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及战略绩效测量系统的设计部署等研究方向。他近期的研究重点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组织中的实践应用。在其职业生涯中,Andy Neely教授撰写了逾百部著作与文章,除学术著作外,也包括《经济学人》出版的《企业绩效衡量》及《金融时报》出版的《绩效棱镜》等面向实践者的文章。
Andy Neely教授高度重视产学合作,用知识服务实践。他不仅创立了多个以产学合作为导向的研究中心和团队(包括剑桥大学的剑桥服务联盟和克兰菲尔德大学的商业绩效中心),还是人工智能咨询公司bleeta.ai的创始人(该机构为董事会提供人工智能战略建议)和数据估值专家公司Anmut的联合创始人,并兼任剑桥创新资本与高价值制造技术加速器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因其在科研及产学合作领域的杰出贡献,Andy Neely教授于2020年被授予英国官佐勋章(Offic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OBE)。该表彰仅授予在特定领域为英国或英联邦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