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25年度理事会会议成功举行
2025年11月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25年度理事会会议在上海校区成功举行。值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学院也迎来“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时,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承前启后、规划未来具有非凡意义。本次会议,学院理事会12位成员悉数出席。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教授主持会议,副理事长、EFMD全球总裁埃里克•科尼埃尔(Eric Cornuel)教授,学院名誉院长刘吉教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教委主任周亚明教授,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王平,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教授,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国富博士,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教授(线上参会),法国前总理、学院特聘教授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教授,加拿大前副总理、魁北克省前省长庄社礼(Jean Charest),意大利前总理、IE大学IE政治、经济和全球事务学院院长恩里克·莱塔(Enrico Letta)教授,法国前高等教育、研究及创新部部长弗雷德里克•维达尔(Frédérique Vidal)教授等理事,学院管委会成员,以及来自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EFMD的代表共同出席。

丁奎岭理事长首先对科尼埃尔副理事长荣获白玉兰荣誉奖表示热烈祝贺。他同时指出,2025年,学院以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双边关系,以一流师资推动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以创新格局拓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AI深度融合引领管理教育变革,以战略前瞻系统规划“十五五”发展新征程,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面向未来,希望学院勇立时代潮头,将自身使命融于世界发展新格局,以中欧合作办学为引擎,以全球顶尖商学院为标杆,持续优化治理模式、深化交流互鉴,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推动全球管理教育新范式的强大力量。

科尼埃尔副理事长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中欧作为两大稳定力量,对于世界和平发展至关重要。过去31年间,学院已稳居世界第一阵营,不愧为中欧成功合作的典范,代表了进步、稳定、合作与信任。未来充满机遇,希望学院能够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欧洲特色,为全球管理教育事业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院长汪泓教授全面介绍了学院2025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十五五”(2026-2030)发展战略规划。她首先回顾了学院过去五年在全球影响力、治理体系、国际交流、师资科研等方面的办学成绩,分析了当前学院面临的机遇挑战,指出学院在“十五五”时期将继续深化“八大战略”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扎实推进战略落地,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院长(欧方)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教授介绍了学院的欧洲特色发展与国际化进程,包括强化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国际化社群、全球影响力与国际化建设投入等。他同时指出,2026年学院将着力深化欧洲纽带,拓展全球知名度,巩固国际领导地位。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教授从教授、研究与合作、拓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及“ESG与AI”结合三方面分享了学院教授与研究以及国际发展的情况。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朱天教授就财务表现以及下一年度预算等内容进行了汇报,指出学院在挑战之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财务状况。

与会理事一致通过了学院“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2025年年报以及2026年预算,对学院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办学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同时提出进一步的期望,包括强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院校的合作交流、加强AI治理与研究合作、引入更多国际教授、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搭建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经贸与人文交流的桥梁等。理事们纷纷表示,学院的快速发展令人振奋,“十五五”规划清晰勾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相信在规划的指引下,学院必将把握新机遇,迈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