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知识
-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不宜收紧2021-03-01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于近日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2021年经济形势、发展目标及宏观政策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出席会议并发言。盛松成认为,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增长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宜收紧货币政策。 更多
-
2021,全球经济面临四大关键问题2021-03-01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全球经济也在逐渐回暖。2月24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1)》预计,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后,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在此前较低的基数基础上重启增长;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的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5.5%。可以看出,各界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颇为乐观,但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博士看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要想稳步发展,… 更多
-
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成功人士都有这三个思维2021-02-23新年伊始,又到了一年一度设立增长目标的关键节点。寻找创新机会,实现令公司和客户满意的KPI,是每个职场人奋斗不懈的目标。而通过创新带来的成功,很多时候看起来似乎可遇而不可求。不少优秀的企业看似做了一切对的事情,却终究未能逃过被淘汰的命运。如何才能准确地捕捉能带来商业成功的创新机会?对此,中欧战略学助理教授白果总结了三条创新方法论。在她看来,创新的成功离不开相对优势,而起点则始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 更多
-
管理好自己的那一天,你才真正拥有了自由2021-02-18今天是开工第一天。结束了短暂而愉快的春节假期,我们又回到了熟悉工作岗位。都说明白为何出发,比去往何处更加重要。所以,在开始新一年的奋斗之前,静心思考工作和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契机。今天带来中欧管理学教授忻榕的一篇分享,她结合在管理学领域多年的钻研和思考,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发展“真我”,严格自律,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成为成功的人。 更多
-
用这份可持续收益的理财心法,开启全年好财运2021-02-16正月初五迎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大年初五这一天,民间有供奉五路财神的习俗,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大吉大利。很多人年前刚刚领了年终奖,也立下了长长的愿望清单。今天,我们就用一部动画教大家如何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达成你的财务愿望。文末,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小惊喜。一年之计在于春,快来用这份可持续收益的理财心法,开启全年好财运吧。 更多
-
心理学家的6个小建议,助你把春节过得有滋有味2021-02-14“年味淡了”,很多在家过年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而对一些不能回家的“原年人”而言,如何过一个充实、幸福的新年,也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情。中国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中欧访问教授彭凯平认为,如果我们想要节日过得愉快,应该尽量多做一些短的,但是让我们特别开心的事情;同时,他也给出了六条具体建议,助大家过一个和和美美、有滋有味的春节。本期文末,我们依旧会为大家送上一份惊喜,一起去看看吧。 更多
-
如何把握房地产与中国经济——读《房地产与中国经济》有感2021-02-10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在读到由盛松成、宋红卫、汪恒、王伟四位学者撰写的《房地产与中国经济》(新版)后,受益良多,觉得很有必要将受到的裨益与启示写出,与读者分享。 更多
-
从飞利浦和台积电的转型中,我们看到了企业“创意思考”的价值2021-02-09去年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至今依然在全球传播,不但对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挑战,也对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乎所有行业都驶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高速轨道。在新的一年,企业应该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团队和个人又应当扮演什么角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王安智将从创意思考(Creative Thinking)的理论出发,以飞利浦和台积电为例,指出在复杂环境中提炼创新解决方案的关键,希望为企业带来深度、系统… 更多
-
内耗、“996”、年龄焦虑……职场内卷究竟“卷”了什么?2021-02-05最近,有关企业“996”的话题屡上微博热搜,这背后不仅反映出互联网企业中所盛行的加班文化,同时也隐藏着残酷的职场内卷真相。“内卷”一词是《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在职场中,内卷则是指组织内部毫无必要的恶性竞争和相互内耗。我们该如何摆脱职场内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关浩光就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 更多
-
减税政策可在微观层面对员工个体产生积极影响2021-02-0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或首次揭示宏观经济政策与员工个体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明确联系。在使用了比同类研究更强大更全面的数据集,对中国2018年个税政策调整进行详细分析后,中欧教授发现,有确凿证据表明,政策在微观层面对员工个体产生了积极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