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结缘医疗,跨界互联网

2019年从中欧MBA毕业后,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习经历,江晓玥加入了强生IRDP项目(专门招聘MBA毕业生的国际领导力培训项目)。两年后,再次跨界,投入互联网行业。作为咨询行业出生的她,为何决定攻读全职MBA项目?在这些转型经历中,又有些什么体会?
MBA初体验
在咨询行业工作了5年,在选择下个阶段的职业定位与方向时,江晓玥希望进一步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因此,攻读全日制MBA成了自然而然的选项。对国内外各MBA项目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后,她发现中欧“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办学理念非常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入中欧MBA,能够在进一步学习中国快速发展的商业创新经验的同时,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同时,背景多元化的同学和全英文理论结合案例授课方式,能促进多元化思维碰撞和交流,为毕业后进入跨国团队工作做好准备。

MBA班级大合影

MBA期间与同学在土耳其旅游
在中欧MBA的第二学期,江晓玥参与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以色列海外游学模块。在五天的学习中,她从文化、历史、商业、军队制度等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了这个神奇的创业国度。通过走访创新企业,与高科技的IT企业的年轻创业者分享交流,她被以色列年轻人对创业的热情和对科技的探索精神深深触动。结合到当时在中国非常热门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江晓玥认识到不管毕业之后去什么公司,能从事一些跟创新或者互联网相关的职业,是很吸引人的。这次的海外模块对于她毕业后参与的医疗研发商业创新探索项目,以及之后投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都有长久的启发和鼓励。

以色列模块:在伊扎克拉宾中心听演讲
在中欧结缘医疗行业
其实在读中欧之前,江晓玥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行业并没有特别清楚的规划。对她来说,毕业后转型加入医疗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在中欧MBA的这段经历。
申请中欧MBA时,江晓玥的一位医疗行业的教授面试官就问到了她关于对医疗健康的理解。入学后,她也选择了此教授的医疗选修课,使她对中国整体的医疗体制、市场发展、行业链路有了基础的认知。同时中欧丰富的医疗行业资源,也给她带来了很多能够参加医疗行业的活动和论坛的机会。

MBA期间参加医疗CHIP活动
在进行中欧MBA必修的综合战略咨询项目(Integrated China Strategy Project)时,江晓玥和同伴选择了某跨国医疗公司,为他们的一款药品提供新商业模式转型的咨询。帮助这家公司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的综合评估,比如如何落地,可以尝试什么样的客户群,在营销策略上应该做哪些规划等等。这期间积累的行业和实战经历,对她毕业后转型进入医疗行业,有非常大的帮助提升。

ICSP项目汇报后与团队和教授合影
中欧的医疗资源多,校友广,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实习的机会。江晓玥当时有几段实习都是跟医疗相关,不管是阿斯利康还是强生,都帮助她加深了对医疗行业理解,并意识到中国医疗市场潜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机会。这些实习经历也让她在实践层面经历了项目落地的过程。江晓玥在强生完成暑期领导力实习项目后,如愿拿到return offer,顺利转型进入了医疗行业。
从中欧MBA毕业后,江晓玥也和中欧的医疗校友协会保持联系,参加了很多行业内校友发起的活动。活动上,聆听同行对医疗政策解读,或者是一些好的医疗案例的交流,对她当时的工作都很有帮助。

MBA毕业后参与校友分享活动
牵手互联网
江晓玥MBA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强生的IRDP项目(专门招聘MBA毕业生的国际领导力培训项目),在很多部门进行轮岗,做过一些跟创新有关的项目,也做过跟科技结合的项目。她觉得这样的职业发展很好地延续了在中欧接触到的医疗资源和以色列模块给她带来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启发。

MBA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强生跨国团建
两年后,在强生轮岗结束时,字节跳动找到江晓玥。她觉得如果能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积累一些技能储备,能够在未来整体综合能力上更加加分。于是决定接受offer,加入互联网行业。今后,江晓玥希望在互联网行业再积累些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把经验复用转换到医疗等实体行业,赋能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
江晓玥认为,除了医疗行业的资源,中欧MBA的经历对她在毕业后的长期的职业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战略和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领导力等课程,为她在复杂组织环境中,分析与处理复杂业务问题,沟通各利益相关方,协作共赢达成企业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方法和领导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