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ven Tang - 2025-01-21 09:42:33
-
Steven Tang - 2025-01-21 09:38:48
-
Steven Tang - 2025-01-21 09:35:37
-
Steven Tang - 2025-01-21 09:32:33
-
中欧MBA诚邀你参加招生面对面活动,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与中欧MBA资深招生官、在读学生或优秀校友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你将了解到:
为何中欧MBA可以连续八年稳居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第一的排名;
你的个人成长需求与职业规划是否与中欧MBA相匹配;
中欧MBA独特的全日制全英文项目为何在当下依旧炙手可热;
中欧MBA丰厚的奖助学金及无息学生贷款如何为你分担读书期间的经济压力;
就读中欧MBA能够获得怎样的就读体验和校园生活
中欧强大的校友网络、职业发展平台如何为你的工作及事业添砖加瓦;
中欧MBA申请及面试流程介绍,以及如何基于自身条件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申请材料…
jitservice - 2025-01-21 00:00:00
-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并非单纯地增强了人类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更在以多种形式深刻影响和重塑着人类社会。尽管短期内,AI催生“技术性”失业可能在各个行业显现,但从长远发展看,人类需要开发自身的独特潜能,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与价值,与AI共舞。
未来,AI不再是“工具”“辅助”或“替代”,而是与人类一起跨入全新的共生共智时代。
AI在多个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斯坦福大学《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AI已在图像分类、视觉推理和语言理解等任务中超越人类能力,并展示出技术持续迭代的非凡潜力。
过去几个月,生成式AI已从初始的简单对话机器人发展到具备基础逻辑推理的…
Fiona(Parttime) - 2025-01-20 16:09:54
-
2025年1月11日,中欧EMBA课程部于北京校区举办「人文艺术讲座」,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新峰受邀做主题讲座。现代社会深受「教育、正确、考试」的观念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回看历史,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社会面貌,又会为今天提供哪些价值启示?李教授以「科举制度与官僚文人」 为主题,对科举这一悠久且影响深远的制度展开深度解读,为中欧EMBA同学与校友带来了一场发人深省的精彩讲座。
主讲嘉宾:李新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教授指出,今天所说的科举已经不再是「分科举人」的古典含义,而是以入仕途为目的不分科、不举荐的考试形式。李教授从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双重视角剖析科举制度,详…
Steven Tang - 2025-01-20 14:25:35
-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对于提升财政赤字率一直非常谨慎。
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国官方的财政赤字率还不足2.8%。在最近的五年中,我国财政赤字率曾经三次超过了3%,这还主要是由2020年所爆发的新冠疫情所导致的。
在去年926会议之后,宏观调控政策向宽松转向,提振消费已经成为了2025年工作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据传,我国已经计划在2025年将财政赤字提升至4%。
今天,我们刊出的文章是由《金融时报》2016年2月首发、《看懂经济》转载的一篇旧文。9年前,在这篇由盛松成和梁斌所写的文章中,二位作者当时就大…
Fiona(Parttime) - 2025-01-19 15:44:49
-
中欧Global EMBA诚挚邀请您参加于2025年1月19日下午在中欧上海校园举办的Global EMBA大师课堂:特朗普2.0时代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活动简介
过去十五年,人口红利消失、资本投资回报递减、生产率增长下降,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此外,中国还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导致的持续低迷情绪。随着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中国经济将如何表现?许斌教授将在本讲座中分析中国决策者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解释2025年可能实施什么样的刺激政策,分析中国中期“双转型”(供给侧转型和需求侧转型)以及对中国长期经济状况的看法。
教授简介
许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
jitservice - 2025-01-19 00:00:00
-
自2023年7月起,中国逐步恢复并扩大外国游客免签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为国际交流与旅游业复苏注入新动力。数据显示,作为首批试点口岸,截至2024年底,上海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是上年同期的两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同时,上海成为境外游客入境首选目的地。
正在此间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上海要抓住签证政策放宽的机遇,推动上海进一步在更高层次开放,让外籍人员从来沪240小时旅游转变为积极主动来沪消费投资兴业。
相关研究显示,入境游客在消费需求上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出入境游客的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
Rio(Parttime) - 2025-01-18 21:43:49
-
外资高管正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
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观察到,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再升级,街头巷尾,不只是来旅游消费的外国游客多了,来沪投资兴业的商务人士也多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上海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上海,不仅有国际美誉度,更是人文、商业、经济等资源高度集聚的地方。上海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建议,要抓住进一步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机遇,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助推上海实现更高层次开放,也在“240小时”内尽情释放“魔都”魅力。
越开放,越有吸引力
去年,上海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航空和邮轮进出境口岸地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
Rio(Parttime) - 2025-01-17 22:03:33
-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2024年,AI技术在多模态融合与推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2025年,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站在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AI将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从辅助工具迈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在本文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深入探讨了2025年人工智能的三大趋势:AI技术的新突破、企业AI转型与管理角色的重塑、人类参与和潜能的重塑,并分析这些趋势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
2024年,AI(人工智…
jitservice - 2025-01-17 00:00:00
-
Iris Wan - 2025-01-16 16:28:43
-
Iris Wan - 2025-01-16 16:24:24
-
2025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建议,上海应从养育成本、经济补贴、家庭支持、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加大生育支持政策。
养育成本高,是育龄人群的担忧之一。《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估算了中国最新的育儿费用,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年满18岁,全国平均养育成本为53.8万元,是人均GDP的6.3倍。
汪泓建议,上海应聚焦青年群体阶段性住房需求,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逐步实现租购同权;发展托育服务对于减轻养育负担具有明显的作用,有效降低养育成本;同时,减免家庭教育费用,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将孕前检查费用、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
Rio(Parttime) - 2025-01-16 10:47:42
-
嘉御资本董事长卫哲做客中欧EMBA新知讲堂,带来他对新周期、新布局的深刻洞察,也提及周期比配置重要,而基于周期调整配置,有三种思考角度……
嘉御资本管理美元基金及人民币基金规模总额超过19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收获多个行业IPO第一股,包括泡泡玛特(09992.hk)、安克创新(300866.sz)等,同时打造了超过15家独角兽企业。
以下是卫哲演讲内容的文字整理:
● ● ●
卫哲
嘉御资本董事长
01/ 新周期的5个特点
这个周期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世界和中国经济都进入了存量时代。世界经…
Steven Tang - 2025-01-16 09:21:44
-
中欧MBA诚邀你参加招生面对面活动,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与中欧MBA资深招生官、在读学生或优秀校友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你将了解到:
为何中欧MBA可以连续八年稳居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第一的排名;
你的个人成长需求与职业规划是否与中欧MBA相匹配;
中欧MBA独特的全日制全英文项目为何在当下依旧炙手可热;
中欧MBA丰厚的奖助学金及无息学生贷款如何为你分担读书期间的经济压力;
就读中欧MBA能够获得怎样的就读体验和校园生活
中欧强大的校友网络、职业发展平台如何为你的工作及事业添砖加瓦;
中欧MBA申请及面试流程介绍,以及如何基于自身条件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申请材料…
jitservice - 2025-01-16 00:00:00
-
Iris Wan - 2025-01-15 18:09:07
-
Iris Wan - 2025-01-15 18:07:38
-
Iris Wan - 2025-01-15 18:06:24
-
Iris Wan - 2025-01-15 18:04:45
-
Iris Wan - 2025-01-15 18:03:04
-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他表示:“促进消费要兼顾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促改革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增加收入和完善再分配机制来提振消费。”未来,服务业将成为提振消费的重点领域,包括家政、托育、养老及城市旅游等,有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之一,亦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的消费恢复态势如何?此前出台的各项消费刺激政策能否起到提振信心作用…
Fiona(Parttime) - 2025-01-15 16:13:54
-
2025年1月12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办了“笃行2025:中欧新年展望论坛”,前瞻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探讨企业出海的新机遇和挑战。本次论坛由中欧FMBA课程部、中欧校友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以及澳洲会计师公会联合主办,吸引了超过1000人注册参加,是中欧FMBA课程部主办的最具规模活动之一。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强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MBA课程部行政主任马宁老师;上海市奉贤区工商联副主席朱辰辰女士;中欧校友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会长陈兴元先生;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华中地区行业合作与发展负责人钱茵女士;运连网…
Jackie ZHOU - 2025-01-15 14:39:20
-
近年来,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把握银发经济的“金色机遇”,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议话题。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养老领域并非是“赚快钱”的领域,银发经济市场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建议从机制入手,建立产业引导基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康养产业投资。
“上海银发经济发展面临着‘政热企冷’的现状,银发经济产业自主参与度不强。”汪泓告诉记者,除了日常衣食住行的刚需,丰富的文娱活动及心理咨询等精神娱乐活动也日益成为上海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但需求的激发还存在着不少阻碍。
“银发经济兼具市场性和公益性,其本身福利性大、利润小、风险大。”…
Rio(Parttime) - 2025-01-15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