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创投营第二期开学模块的最后一天,阿里云、中科大、北航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轮番为我们的学员们进行了烧脑的前沿科技分享。这三天,学员们究竟经历了什么认知洗礼?跟随小编的精华笔记,一起走进创投营的课堂,走进新商业的未来。

@龚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中欧创业营/创投营课程主任

在现如今的强网络效应下,普通的优秀就等于被淘汰。”

传统经济的估值逻辑是基于营收和利润,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现金流。新经济是基于对知识和信息的加工,而这一改变也就带来了两个底层自规则的改变:信息规则以及网络效益。而对于新经济来说最重要的驱动力则是客户。

首先,网络效应不等于规模效应,而是指随着每一个新的节点或者新用户的加入,使得原有的每个用户的价值增加的这个现象,我们也可称之为溢出效应。每新增加一个用户,伴随这个用户的加入是对原有的每个用户的价值提升。

相比传统领域的长尾效应,爆款才是真正应该被追求的。企业要不断去寻找下一个大的突破点,而不是一昧的去优化原来的东西,且有时候及时的退场也是一种美德。

所以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做的要么就是彻底阻隔网络效应,如可口可乐。要么就是进一步激发所在行业的网络效应,如优步。

@沈斌,两鲜网创始人,中欧创业营第五期学员

新零售带来的最大挑战是组织变革。”

新零售领域,像两鲜这种垂直电商的前期投入较大,但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履约成本就会下降。而超市加配送的模式很重,投入门槛高,用户体验好。无人便利店是零售业的一种新尝试,在标准化铺点速度上有着巨大优势,能够快速被复制。无论是哪种模式,零售业的未来一定不是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混合,才能更好地服务“苛刻”的用户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新模式下,团队需要学习线上线下模型,具备专业分工和配合的能力,还要懂得如何用大数据帮助做营销和决策。

目前,两鲜在完善线上配送服务的同时,开始布局线下体验店。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资源来买能力,而且,自己建体验店速度太慢,跟不上商业的变化。所以,我们会先考虑借能力,随后再建能力。

@刘逸洵,PonyCar创始人,中欧创业营第五期学员

未来不再需要拥有一台汽车,到处都是流动的运力。”

分时租赁的模型很漂亮:业务端不亏钱,开发端需要的一些投入可控;推广容易,集中写字楼推广,客户复购率非常高。我们没有花一分广告费,主要通过自媒体来推广。我们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毕业五年以内的高学历背景人群。

分时租赁这个事情跟生鲜可能有点像,它对密度要求非常高。我们单点打透,之后慢慢去复制,这种效果用户的认可度非常高。在精耕细作的同时,从0到1最核心考虑的是财务模型。分时租赁是个新的市场,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单点突破,一定把这个区域做盈利。单辆车每日使用4次就能盈利,目前,我们的运营已经达到5-6次。

@王晓明,腾讯高级管理顾问,原迅雷集团总裁

永远不要做或投锦上添花的产品,因为大多数是伪需求。”

要实现从1到N的快速增长,第一要包容失败,第二你永远要快,不快很危险。尤其是移动游戏行业,它的平均生命周期仅有6到9个月时间。互联网产业的三个原则是快速验证,价值驱动,团队自组织。

任何产品和服务必须解决大众用户痛点。我们做产品无非两种:“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一定要雪中送炭,哪怕相对低频,比如我们的策略是投三四线城市的大众用户能用的产品。

针对不同市场,红海市场主要有两大法则“31518法则”和“101法则”,前者要求你跟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如果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就要做到300%的超越。后者要求你对标全球一流竞品,先做到第一(100分),再通过创新制造超用户期望的卖点(1分)。而蓝海市场适用的法则是“速度第一”,即用最低成本结构满足用户期望,持续迭代优化。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投资还有一些机会,我们已经看到移动游戏、动漫、IP授权、消费升级的快速增长。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几乎绝大部分是蓝海市场,一小部分黄海,没什么红海市场。

@田丰,阿里云研究中心主任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二八法则”,将变成少于5%的公司挣了95%的钱。”

在互联网创造的全球巨市场里,云技术是基础,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云计算激活“数据智能”,激活大数据的价值。而数据智能、网络协同又共同构成了智能商业的未来。

阿里云最早的定位就是数据交换平台,目前的定位是提供工具、赋能企业的平台。通过“数据智能”,我们能驱动产业级人工智能的应用(行业大脑)。阿里云的行业大脑是我们真正解决行业问题的平台,包括工业大脑、医疗大脑、环境大脑、金融大脑等。以光伏行业为例,主要通过数据提高良品率、降低能耗以及预检故障。

但人工智能是有边界的,本质上还是在提升效率,所以跟人去学数据入口,往往会有人的一些问题。而机器智能学习能力更强,能够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但物理认知受限于数据,数据入口是关键。

@邢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信息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数据的极大丰富,个性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会出现在更加广泛的领域。”

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在声音、图像、自然语言有关的分类、识别、理解问题上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如果要解决更多的问题,需要人工智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未来,人工智能新的发展可能出现在无监督学习、贝叶斯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非NN的深度森林等。

创投方面,金融领域里的风控、保险、营销,制造业领域里的工业机器人,商业领域里的零售、物流、推荐,还有交通、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都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的几个主要方向。还有就是生物医疗,因为人体相关的未被探索清楚的领域还有非常多,大公司在其中也只能战略性地选择其中的一些问题。

人工智能的天花板,目前首先是数据的瓶颈。第二是人的瓶颈,对人的要求相当高;另外,应用领域是受限的。现在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大多来自互联网的开放数据源。接下来,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接入,将会产生几个量级以上的规模数据增长。

@王田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未来的社会结构将是大众、政府、企业和AI机器人的智慧四元结构。”

这一波是科技浪潮,还是局部的科技一个变革?从科技历史角度分析,我觉得这将是一个浪潮。因为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过去没有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很快从实验室进入了大市场,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经济生态;而且迅速地从政府到企业到消费者。

这个拐点会在2020和2025年会出现,这个出现的原因除了人工智能,智能材料和机器人外,重要的是这几个方向全部开始商用了,就是它能够运营,有人付钱了。第一个5G的互联网开始商用了,柔性感知和显示可以商品化了,工业机器人将突破价格的10万,为无人化工厂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从应用角度来分析,不希望做得太广泛,你就把一个行业、一个场景先做透。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它需要数据、商业模式和人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未来三个本质作用是:解决社会效率;解决个体与社会的精准需求与问题以及预测提醒、影响、解决个体与社会的需求与行为问题。

F50对话环节

左:David Cao,右:Bruce Ge

@David Cao,F50投资平台创始人兼CEO、F50投资公司创始合伙人

一个全球性伟大企业首先从人的角度进行融合:不要把美国人当成你的员工、手下,而是你的合伙人,从公司最核心的视角,你把美国人当合伙人、同事,发自内心尊重才能成为成功的美国公司。第二,结构的融合,就好比唐朝通过联姻扩充版图。

@Bruce Ge,Jobs2Careers公司创始人兼CEO

美国人才市场,新生代进入主流,他们的特点是频繁换工作,并且,打零工将会成为50%新生代的职业。未来,回归人本将成为一个大趋势,公司开始大量投资在人才市场中的树立品牌,在美国,你一定要成为一家让人尊敬的公司,美国人才愿意和你谈雇佣关系。


左:Gideon Marks,右:Wally Ruiz

@Gideon Marks,以色列连续创业家、GlobeKeeper公司董事会顾问

我曾推动3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我发现美国对于国外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讲更为开放,接受度更高。前提是你要去与他们合作,而不是去战胜他们。整个世界也在变得更加扁平化,我之前在以色列的时候,我在与我所在城市的人竞争。现在的人们不是单个地区的人在竞争,而是与全球的人在竞争。

@Wally Ruiz,Inuvo公司首席财务官

北美的数字市场,有830亿美元规模。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Inuvo主要服务于数字出版商,我们有5亿个机器的ID在北美,爬取1.5亿个网页,通过这种网页爬取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从而达到广告投放的最优化。

更多花絮

《论一枚学霸的养成》


同学们,你们有多久没做课间操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为中欧代言!”


每天下课,都会被中欧的夜景惊艳到~


3天课程快结束了,回忆一下开学典礼当天的小兴奋


同学们,我们下个模块见!
第二模块:2018.1.12-1.14 投资新思维@中欧上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