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欧EMBA」公众号推送了104篇文章,与读者打了77万+次照面。

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内容,也是大多数读者愿意花时间阅读的内容。其中最受欢迎的10篇文章,关于创业中差点迈不过去的坎、EMBA毕业赠言、实现基业长青的宝贵工具、风投猎手的判断力、10年后的云泥之分……

以下这份2021年度榜单,按阅读量排列,是我们与读者「共谋」的产物。最后以查理·芒格的话,祝大家新年进步:「宏观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1/钱大妈的猪肉生意:从菜场档口到估值百亿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23111

钱大妈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百亿的社区生鲜连锁公司,但让联合创始人冯卫华(中欧EMBA2018级)最刻骨铭心的,不是第一次拿到融资、开店超过千家这些高光时刻,而是发生在公司创业历史上一个差点迈不过去的坎。

2/韩践:怀大局,走远路,生生不息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21831

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学院的首场线下毕业典礼,2018级也是中欧历史上在校学习时间最长的一届。韩践教授作为教授代表在典礼上赠言,她叮咛毕业生们「在迷茫的时候多读历史」,并且要「怀大局,走远路」。

3/从中欧EMBA新生阵容,看当下和未来,中国会怎么样?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9805

我们尝试透过中欧新生群体的「规模广度」和「领域深度」,去发现当下与未来的新现象、新需求、新趋势,以及那些短期不一定实现增长,甚至有阵痛,但有利于构筑长远竞争力的事。

4/起点一样的两个人,10年后为什么会有云泥之分?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9146

2015年,38岁的沈亚楠(中欧EMBA2011级),从联想集团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董事长的职位离职,加盟理想汽车。沈亚楠与李想在北京欧陆广场的星巴克只聊了1小时,就动了创业的念头,这背后的部分助推力,是10年大公司经历给到他的一些思考。

5/为什么三分之二的股权激励会失败?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5282

股权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必选项,但是成功率却不超过三分之一。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上海律协科创板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张兰田(中欧EMBA2021级)告诉我们,股权不是口袋里的零钱,而是企业家进行企业治理,实现基业常青目标的宝贵工具。

6/投资人为什么要在被投企业的食堂吃员工餐?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12815

在风投的「江湖」里,章苏阳(中欧EMBA1998级)就是一位猎手,近三十年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造就了他今天的判断力。他所投资的「代表作」包括携程、如家、汉庭、康辉医疗等。他说过,风险投资就是投人。

7/大闸蟹有几种滋味?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1527

在品味大闸蟹方面,傅骏(中欧EMBA1998级)是美食圈公认的行家。他做大闸蟹秃黄油上过纪录片《风味人间》,他创立的丰收蟹庄发行了全世界第一张大闸蟹礼券,他还与中欧创业管理实践教授龚焱共同撰写过《丰收蟹庄案例》。由他来捋一捋大闸蟹的几种滋味,再贴切不过。

8/什么才是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真正原因?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0638

20年来,中国大城市的房价何以持续上涨?中国房地产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是否应该做系统性重估?国人又要如何走出被房价焦虑所牵引的社会情绪……《经济观察报》就这一系列问题专访了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9/国货凭什么变香了?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0467

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中国风」元素的李宁登上了纽约时装周,完美日记、花西子、三顿半等新国货营销玩法多样,五菱宏光在国内销量超越特斯拉,安踏签约王一博实现国潮与流量的共赢……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认为,「国潮热」的出现其实是从制造端到市场端完美匹配的结果。

10/2020年,管理6000多家酒店是什么样的体验?

 

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 | ♡ 10025

在全球酒店人遭遇极寒的2020年,金辉(中欧EMBA2012级)带领华住集团打了一场守城保卫战。疫情最凶猛的时候,华住却喊出了「门店一线员工,不减员不降薪」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