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EMBA

2025年初夏,在SIINSIIN杭州总部的办公室里,暖白灯光打在一条条剪裁利落的裤装上,90后创始人吴冬清(中欧EMBA2024级)拿起一条加绒鲨鱼裤说:“这是6.0 pro版了。”

时间拨回到2021年,名为SIINSIIN的新品牌刚刚诞生。没人能预料,一条“鲨鱼裤”会在短短四年内,将这个初创品牌推上总销量超5000万件的高峰。

截止今年7月,线上,SIINSIIN在抖音的鲨鱼裤品类市占率超40%,天猫超15%;线下,品牌店已铺开近三十家。一个年轻创业者,如何在巨头环伺、红海翻腾的服装业撕开这样一道口子?近乎垂直的增长率背后,藏着怎样的“破壁”密码?

●  

中欧EMBA

吴冬清

中欧 EMBA2024

SIINSIIN创始人、CEO

01

痛点

2020年正是兴趣电商的风口。与传统电商“人找货”不同,兴趣电商是“货找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将用户未曾察觉的需求“推”到他们眼前。

”我们当时做了非常多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对痛点敏感。”吴冬清回忆说。

看似宽泛的“扫射”,却在2020年底命中了靶心——“鲨鱼裤”搜索量激增。这个最早起源于冲浪、竞技泳池等专业运动场域的品类,彼时的状况是市场混乱、标准缺失。但吴冬清嗅到了它爆发的应然。

他看到的是市场断层:瑜伽裤外穿尴尬;传统秋裤保暖,但上身臃肿;当时的塑形衣、提臀裤则缺少时尚属性。围绕用户“从头到脚的痛点”,鲨鱼裤,成了他想做一条兼顾好看与功能裤子的完美载体。

洞察只是起点。“我们做了很多产品,但难以构建壁垒。”他复盘道,当一款产品火了,七天后仿品遍地,价格战开打。这种模式如同沙滩城堡,模仿者的潮水一来,瞬间垮塌。“产品的周期太短了”,这是他的切肤之痛。

真正的壁垒在哪?吴冬清走访全国多地工厂,看到服装供应链有上百道工序,备料周期长,品控高度依赖人工。这意味着,谁能提前布局、掌控核心生产,谁就能筑起模仿者短期内难逾越的高墙。

这个认知,却撞上行业根深蒂固的“常识”。“行家都说,做服装,前期不能做太重,不能搞工厂,一堆人死在工厂里。”吴冬清称这种惯性思维为“知识诅咒”。

打破诅咒,需要决心,更要投入。2021年,怀揣用户洞察和建立壁垒的信念,更有“不知者无畏”的冲劲,吴冬清孤注一掷:创立SIINSIIN品牌,All in鲨鱼裤,自控供应链。他押上了全部身家,在江西老家躬身入局,投建了第一家自有工厂。

02

死磕

吴冬清的逻辑清晰而坚定,他目睹过代工厂的窘境:盲目转产,工艺粗糙,品控差……要做出一条他心中的好鲨鱼裤,非亲控品质不可。

此外,疫情期间物流梗阻,预售模式的高退货率,也让他决心将生产、仓储、客服整合在一地,实现“生产即发货”,提升用户体验。

于是,他领着7、8人的团队,一头扎进下沉工厂做研发。白天,他们跑面料供应商集中的区域,常常遭遇冷眼。晚上,团队聚在酒店房间,手写卡纸来拆解面料、辅料、工艺、版型,用“控制变量法”反复测试,比如,固定外层面料改动内层……“2022年,起码打了30多版。”他回忆,“是以奋斗者为本。”

当第一条自研1.0版的鲨鱼裤诞生,交给公司女同事试穿,一句“太好穿了,跟市面上的鲨鱼裤完全不同”的称赞,让此前付出都值得了。

中欧EMBA

03

“饱和攻击”

产品小荷露角,但品牌仍寂寂无名,如何开局?吴冬清的落子还是在抖音兴趣电商。但这一次,他要的不是多点开花的散打,而是聚焦战。

2022年8月,他下决心聚焦全公司资源只做好鲨鱼裤这一件单品。基于对市场规模和女性用户基数的推演,他订下50-100万件的安全库存,并备好上游的纱线和面料,“一旦开工,半个月就能出货”。

同时启动“造星计划”,高峰时一天合作百余位达人。不同于单纯的分佣合作,SIINSIIN团队深度介入,协助达人做内容创作。

万事俱备,只欠一场让目标用户感到“扛不住”的寒流。

2022年10月,一场降温“如期而至”。需求起量,达人矩阵发力,储备的短视频素材通过抖音发出。SIINSIIN鲨鱼裤凭借“显高、显瘦、显腿长”的产品力和承接流量的能力,迅速冲上抖音鲨鱼裤品类TOP1。紧接着,借助抖音的流量外溢,“反攻”天猫,同样快速登顶。

“2022年时,线上所有渠道,鲨鱼裤品类我们都是TOP1了。”吴冬清说。单场直播带货破千万元成了常态。一条裤子,真的撑起了一个飞速拉起的“庞然大物”。

开局顺利,但爆发的背后还有几个重要布局支撑。比如,吴冬清早早就意识到传统营销的模糊性,投入开发数字化工具,跨平台追踪投放效率,分析用户行为。

另一个布局优势也是因为“赶早了”,当全行业还在扒素材混剪视频时,SIINSIIN就颇有预见地自聘编导、模特,写脚本,做原创素材。

吴冬清的团队还擅长跨界思维。比如在面料里添入护肤品才有的玻尿酸和依克多因,去解决敏感肌女生在秋冬穿贴身衣物所发生的皮肤问题,“没按照服装行业的传统逻辑去打,而是围绕消费者的‘真需求’,思考如何颠覆”。

同时,他重视内部人才培养,打造“SIINSIIN School”学习型组织,让团队形成自我迭代能力;也容忍试错成本,“手里不花个千万出去,你都成不了优秀的投手”。

All in单品、重仓供应链抓好上游资源、死磕产品、去理解传播的方法论,最后饱和攻击——吴冬清用一套叛逆“知识诅咒”的组合拳,硬生生在红海的服装市场撕开了一条斜率陡峭的上升通道。

中欧EMBA

04

节奏

单品类的高市占率既是光环,也是天花板。站在年销十数亿元的高点,吴冬清看到的不是终局,而是在深水区要如何游得更远。答案藏在两个看似矛盾的方向里——向下扎根供应链深处,向外谨慎探索品类边界。

谁掌握了上游资源,谁就能获得未来市场。”这是他对供应链的执念,投入复合面料便是其中的“知行合一”。SIINSIIN鲨鱼裤由不同面料复合而成,而市场上成熟的复合面料工厂稀缺。于是,他再次做出重投入决定:自建复合面料工厂。这不仅是企业在不同阶段,他要去抓的“主要矛盾”,更是其“全生态布局”野心的关键一步——从一根纱线到一条成裤的完全掌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壁垒更深。

向上扎根的同时,横向探索的雷达也谨慎打开。吴冬清深知品类扩张的诱惑与风险。早期试水其他品类的挫败记忆犹新:投入资源后,因为供应链能力没跟上、品牌心智不匹配,最终影响有限。那次教训催生了“3050战略”:单一品类的线上份额没达到30%-50%,绝不开启第二个新品类。

扩张不能蛮干,最终,团队摸索出一套“三年孵化”方法论:

第一年小批量生产,测试价格、人群、卖点、有效的内容形式。亏钱是常态,只为摸清市场水温。

第二年基于前一年数据,“以产定销,运营一定别给我卖超了”,避免服装行业最大的雷——库存积压。

第三年,当产品模型、用户反馈、渠道策略都被验证可行,才All in资源——明星代言、全渠道投放,用饱和攻击打透市场。

2025年,SIINSIIN在鲨鱼裤以外,还有轻塑喇叭裤、暖皮直筒裤、5D工装伞兵裤、收腹裤、冰皮防晒衣5个亿元级品类,都是这套方法的成功注脚。

“服装行业,对节奏的把控太重要了。”吴冬清说。

05

定力

吴冬清清楚,要企业长青,SIINSIIN必须从“卖得好”的牌子,蜕变为“有灵魂”的品牌。这场蜕变沿着两条线展开:从线上到线下,从功能卖点到价值观共鸣。

2023年起,SIINSIIN的线下门店出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场,紧贴着奢侈品开店。线下店承担着三重使命:提供服务和体验,强化品牌质感,沉淀用户认知。后端数据也印证了策略:线下店带动了线上搜索,而去到店里的,80%是复购用户。

线上,品牌叙事也在同步进化。SIINSIIN早期依靠达人带货,传播的是功能卖点;2022年启用孙怡代言,是品牌化的初探,做人群拓展;而签约杨紫、戚薇等一众明星,则标志着SIINSIIN开始输出价值观。

伴随杨紫的TVC《重塑底色,随心而穿》发布,SIINSIIN用“时尚”开启主观审美时代;2024年品牌全面升级,又迈入“轻塑时尚引领者”时代。吴冬清诠释:“这背后是时尚平权、审美平权和科技平权,是每一个女性都可以自信说出,我怎么这么好看。”

SIINSIIN创立至今,成为品类增长的怪兽。支撑这场远征的,是吴冬清称为“定力”的能力。“如果判断长期方向正确,哪怕短期利润受损,也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去坚持,拉长周期看未来两三年的复购和口碑。”

这种定力,在2024年吴冬清就读中欧EMBA后,有了更系统的支撑。

中欧课堂上,在“ZARA垂直整合”的案例和“元气森林被代工厂掣肘”的教训中,他找到“提前布局”的共鸣与决心;决策树模型,帮助他在复杂选项中做科学决策;组织行为学课程让他更清醒地认知自身和团队的长短板;开学第一课《企业社会责任》,呼应了他在江西布局产业链,带动2万人就业,反哺家乡;而企业家精神,说到他心坎里了。

回顾SIINSIIN创业,吴冬清认为,01,靠的是洞察和快速迭代,是挫败后越战越勇的勇气,是凭肉身撞开冻土的坚毅。而由1N,却是驾驭大船的学问,要面对的已非单点突破,而是复杂系统的构建,是以体系对抗熵增,用组织能力去支撑雄心抱负。

中国深度和全球视野打开后,让他对“陡峭曲线”之后的航程看得更远,也更深沉。吴冬清和他的SIINSIIN,仍在攀登向上的路上。

/ 延伸阅读 /

对话传奇CEO高德威 (David Cote):从「不被看好」到带领霍尼韦尔市值飙升1000亿美元 | 对话大咖

最多降价98%,一位医药创业者在价格鏖战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