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第二日(11月6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现身以“世界经济再平衡:中国的角色和作用”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什么他会来?

 

  • Why I’m here, because I belong to CEIBS, which is the best bridg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为什么我会出现在这里?因为我属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它是中国与欧洲之间最好的桥梁。)

此次会议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举办,也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论坛活动之一。拉法兰教授还有哪些精彩言论?一起来看今天的推送。

让·皮埃尔·拉法兰
中欧夏尔·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教授
法国前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大家知道对法国人来说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吗?那就是讲英语,特别是当论坛上有英国人发表讲话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说,你的英语词汇量很差,语法更糟糕,但还挺流畅。那我就顺着节奏讲两句。

我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相聚,因为我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这所美丽的学校为中国和欧洲搭起了桥梁。欧洲和中国基于共同愿景商讨世界经济再平衡,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很乐意与各位讨论这个话题。我目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担任夏尔•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教授。55年前,法国元首戴高乐决定与中国建交,法国成为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

对于欧洲人而言,世界再平衡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虽然目前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那些为未来做长远打算的人已经意识到,欧洲必须寻求平衡。为什么?因为在过去,欧洲与美国的关系非常美好,美国是我们的盟友,在二战期间曾经拯救了我们。欧洲与美国文明关系非常紧密,两者拥有许多共通的东西。但现在的美国政治让人喜欢不起来。

政治体制的相似性曾经是欧美同盟的基础,然而明天会变得怎样?世界是危险的,人们需要优先考虑自身安全。今天,欧洲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确信可以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当今世界是危险的,是高速变化的。过去,美国代表着开放与自由贸易,而中国则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但如今,美国走向封闭,中国却在倡导开放。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变化。

欧洲面临一个艰难却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寻求再平衡。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巴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我记得当年中国对《京都议定书》是持不同意见的,而美国则是支持的;但对于最近的《巴黎协定》,美国成了反对者,中国却成了支持者。中国甚至还大力协助法国政府,最后促成了《巴黎协定》。这项协定对人类共同的未来至关重要,它将拯救人类自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也是关乎世界再平衡的重要议题。

第二大问题是,如何共享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共享增长。欧洲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法国也需要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弱,欧洲和中国都将面临巨大的问题。对于经济增长的共享而言,保护主义已经构成了严重的障碍。我们需要共同增长。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家领导人指出,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要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我们自己要增长,也需要其他国家增长。

当今世界某些国家沉溺于单边主义无法自拔,推行单边主义战略,这样做对经济增长共享是高度不利的。我们法国人特别不喜欢使用“贸易战”这个词。一个国家要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许还愿意搬弄“战争”这样的字眼。但如果我们十分清楚战争意味着什么——中国、英国和法国的人民都很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不应该使用“战争”这个词来形容贸易争端。在贸易上我们可以竞争,可以辩论,可以争执,但不能打贸易战。许多欧洲人对当今世界局势十分担忧,战争的阴云就在周围萦绕。我属于二战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我们这代人曾经坚信不会再有世界大战,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子孙恐怕无法认同这一点。所以我们除了要共享经济增长以外,还应该制定共同的战略。

此外,欧洲的另一大问题是欧元。谁是欧元区的朋友?在我们遭遇债务危机的时候,哪个国家买进了欧元?中国。谁传播的资讯令欧元举步维艰?美国媒体。面对未来,中国、印度等许多国家都支持欧元区,因为这有助于促进世界平衡;但某些国家不支持欧元区,因为它不利于美元的统治地位。在货币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沟通立场,这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接下来说说多边主义。如果美国等国家奉行单边主义,那么多边主义改革将很难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诚然,联合国的确不够高效,但这不是绕开联合国的理由,不是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由。我们必须支持多边主义。事实上,多边主义过去是西方提出来的,西方国家曾经很强势,我们应该与更多国家展开新的讨论,寻求世界的再平衡。所以我们应该讨论联合国安理会应该怎样改革,世贸组织应该怎样改革,这都需要我们大家坐下来讨论。多边主义愿景不能仅仅是中国一国的愿景,不能是俄罗斯一国的愿景,也不能只是欧洲的愿景,我们需要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多边主义愿景。要拯救多边机构,多边主义本身也需要改革。相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在今天更加突出。关于世界再平衡,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在伊朗核协议问题上,法国要是还想跟美国合作,法国公司就不得不关闭在伊朗的工厂。这个艰难的问题同样需要欧洲、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共同讨论。

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东欧国家和乌克兰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和平策略,而不是通往战争的战略,避免局势走向动荡。法国十分重视保障欧洲的未来,我们不希望欧洲走向瘫痪,所以我们需要辨认,哪些国家希望欧洲保持强大?这也是一个关乎世界再平衡的问题。

未来十年二十年,欧洲将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东方。欧洲已经意识到,世界大势决定了人类的未来不仅属于西方,而将进入更多元的格局。但我也可以告诉各位,我从政四十多年从未见过世界局势面临如此大的危险。我们必须相互尊重,彼此对话,推进共同事业。我听到许多人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单方面提出来的方案,是要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但只要大家坐下来,许多问题都是可以共同讨论的。如果我们想要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旋律,我们需要共同的事业,我们需要共同商议,追求共同的利益。正因如此,世界再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欧洲的未来不是简单的欧洲或者西方,欧洲关注的是整个欧亚大陆,不与俄罗斯对话,欧洲不会有真正的和平。所以我们要跟俄罗斯对话,要与中东对话,与亚洲对话,与中国对话。欧洲既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又与非洲紧密相连,应该在亚洲和非洲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成为欧亚和欧非战略的重叠点。

所以我认为未来二十年,欧洲的愿景是在西方和东方之间取得平衡。欧洲不能放弃美国和西方战略,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东方战略,在未来愿景中取得平衡。

欧洲和亚洲之间当然需要“一带一路”这样的共同事业,但也同样需要今天这样的论坛和博览会来讨论贸易、合作等重大问题,以及夯实我们对于世界的共同愿景。

万事万物都在发展,都在变化。我一直是美国的好朋友,但对我的祖国而言,我们的未来也在东方。这便是我们所寻求的再平衡。非常感谢!

论坛前一天下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了同一主题的闭门会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李铭俊为会议作开幕致辞。


李铭俊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在全球化过程中,红利分配、资本流动治理和区域一体化都显现了新的问题,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制受到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好方法。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实际上已经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新的时代和治理结构正处在酝酿和成形的过程中,此刻开展这样的主题研讨,更加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为定位,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始终紧跟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今年以来,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WTO前总干事拉米等国际知名政要先后加入中欧,为学院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等方面的研究注入更加丰富的师资力量。

本文根据法国前总理、中欧夏尔·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教授让·皮埃尔·拉法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略有修改,观察者网(ID: guanchacn)编辑发布。
编译 | 杨晗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