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家族生意,决心追寻自我,最终蜕变为MANGO全球高管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都没有不朽之身。在不断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中,总有一个时刻你需要明白自己是谁,希望拥有怎样的生活。”
在MANGO上海办公室拜访戴维•桑乔•格劳(David Sancho Grau)时,他首先带我参观了一面员工照片墙。照片墙传达的讯息——年轻朝气、热情四射——正是坐落在人流熙攘的上海静安区的MANGO上海办公室的精神。
戴维手下的员工平均只有27岁,而他本人也是在这个年龄做出了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不再继续做律师。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戴维的父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拥有一家专攻房地产法的律师事务所,两个姐姐也已将家族生意推向第二代。戴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家族工作过,他先是与一位法学院教授从事公益刑事案件工作,之后又在一家位于巴塞罗那的国际企业从事房地产法律相关工作。在内心深处,他明白自己并不热爱这份工作,之所以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身上背负着期望。
“我学习法律,因为这是家族传统,但并非我的激情所在。”在MANGO上海办事处宽敞的会议厅里,他这样说道,“此刻我本该在巴塞罗那,娶妻生子,与我的父母和姐姐一起做律师。然而生命是有限的,我们都没有不朽之身。在不断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中,总有一个时刻你需要明白自己是谁,希望拥有怎样的生活。”
一次分手,促成了他人生的转折
在和当时的女友分手后,戴维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顿悟时刻。这次分手令他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知道,答案并不是房地产法。“那段时间的反思促使我打破常规,告诉自己,‘我要换一条路,我想涉足企业界。’恰恰就在那时,MANGO向我发出工作邀请。当时的我对时尚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它同房地产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
2005年,戴维成为MANGO的法务总监。9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公司房地产部总监,肩负着在全球40个国家为新店考察选址的重任。到了2010年,他成为MANGO执行委员会成员,晋升为国际扩展部副总裁。
按他的话来说,他是和一群了不起的商务人士合作,在全球各地开设成千上万个门店。但他仍需要新的挑战。“我想亲自掌舵,而不是成为坐在副驾驶上的旁观者。”他解释道,脸上露出顽皮的微笑,“我很喜欢在国际扩展部的工作,但我真的很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门生意,中国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我的视野。”
2011年,他自愿申请岗位调动,成为MANGO大中华区CEO。其实早在2006年10月戴维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他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那时,他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游历香港、北京和上海,以确定MANGO能否在中国成功开展业务。他被这里的活力和职业精神所打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觉让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结缘中欧,深度理解中国
直到今天,他依然相信中国拥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但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的人,他有这样的忠告:来中国之前,先审视自己,做好学习的准备。
这一课他学得并不轻松。“2011年我刚来的时候,是以一种‘硬着陆’的方式。”他借用了一个经济学词汇。
正如他在MANGO的前任那样,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在中国沿用家乡的那套做法。“我得到的一个最大教训是:我来这里是学习的,我需要适应这里的一切。我很高兴足够幸运被中国人接纳。但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是向他们学习,去融入他们,尽我所能带来新的价值。”他说。但之前他并不这么想,年轻的时候,他也曾“不够耐心”,自以为洞悉一切。
戴维于2012年来中欧就读Global EMBA课程,这段求学经历向他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的同班同学大多是40岁出头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的谦逊和对中国未来所持的乐观精神改变了戴维看待中国的方式。
“他们以巨大的希望和正能量拥抱未来,因为他们经历过变革,看到了自身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欧洲,我们从未经历过这种变化,至少我自己从未经历过。”
他说,“这是我们理解中国的一种方式。这里的人和他们面对未来的态度,改变了我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只有追随自己的内心,才能走得长远
对于其他考虑将中国纳入下一步职业规划的外国人,戴维根据自身经历给予的建议是:你首先需要了解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他补充道,那些倾向于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这么做是有理由的。“当你决定来中国时,你的内心是有一种促使你跳出樊笼的冲动;因为这不同于移居法国、英国,或者其他邻近国家。你会被彻底推出舒适区。”他说,“这就是为什么了解自己内心所想是如此重要。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激情存在何处?因为我发现,如果你不能追随自己的热情,你哪儿也去不了。”
就目前而言,他的大部分激情给了MANGO。2011年,他最初的任务是负责公司在中国的运营;但三年之后,公司将东亚和印度市场也交给戴维管理。随着职责增加,他的团队也扩大了,这让戴维十分自豪。
在上海,80人组成的年轻团队中,本地人占98%,戴维也坚信,本地人才最终将成为MANGO在中国的下一代领导者。
“我总是待在门店,因为那里是与客户做生意的地方。”他说,“对于我而言,亲自拜访门店十分重要,因为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会想到3000公里之外的成都有一批二十五六岁的经理正在经营店铺。能够让我赢得他们尊重的唯一方式就是亲自去那里了解情况,与他们站在一起,感同身受。”
他需要身边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来应对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在这里,MANGO沿袭并优化了过去30年形成的品牌特许经营模式,目前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表现尤为出色,令MANGO从众多时尚品牌中脱颖而出。
“我们在中国开展的商业活动能够产生附加值,因为大部分国际快时尚品牌采用的是直营模式,而MANGO则为优秀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特许经营机会。目前中国是我们主要的发展模式,因为借助特许经营模式,我们能够通过中方合作伙伴获取欧洲人无法获得的知识。”他解释道。
2017年,MANGO计划在中国各地开设大量新店,规模最大的有1000平方米。与此同时,MANGO也充分利用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以及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所带来的交易便捷。
“房地产市场对我们的实体店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如果你家附近的店面关门了,不必慌张,只要在线购买就行了。”戴维大笑着说,“我们设立了天猫旗舰店,在线销售额增长迅猛。这个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双十一’的带动下。”
戴维的中国生意经
问:作为一名外国人,如何赢得中国团队的尊重?
- 当你被授予一个头衔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实至名归。就我个人而言,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这与我的头衔无关。当时的我甚至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个角色;我必须成长。当你的团队成员开始自愿、真诚、亲切地称你为“老板”时,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但这需要时间,你必须以身作则。这意味着投入到真正艰苦的工作中,展现你对事业的热忱,与团队同甘共苦。这并不简单,我也仍在学习。
问:当一个人被赋予新角色的时候,他应当如何重新定义自己?如何融入新环境?
-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尽管角色或头衔变了,你仍然要保持专业性。不论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这是从一开始就要学会的东西。你得让自己保持一种心态,那就是要竭尽全力面对一切挑战。
问:在过去这些年里,您学到的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
-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功课是,不论你的职业角色是什么,或者拥有什么头衔,重要的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你依然还是原来的自己。我是律师也好,身居要职也好,我依旧是戴维。我希望职业不会掩盖真实的自我;我总是首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然后才考虑自己的角色。
中欧是家,也是爱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戴维寄托激情的另一个地方。他把自己和母校之间的关系描述成“爱情故事”,当他听到中欧这个名字时,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是“家”。
他说,他的Global EMBA同学和教授帮助他度过了“硬着陆”时期,也教会了他很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知识。“在两年的课程期间,中欧就是我的家;同学们和教授在课堂之外也会帮助我,我真的受益匪浅。我之所以现在仍然待在中国,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我很喜欢和别人分享这段经历。”
他说,尽管学院只有22年的历史,但它传授的中国知识却非常深刻,不仅对于外国人,即使对中国人来说也同样很有价值。多年以来,他通过中欧建立的关系和学习机会,都令他受益匪浅。
“学院每年会提供数次免费学习和与同行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真的非常棒。”
戴维刚于3月11日参加了Global EMBA和MBA校友聚会。活动上,他被授予“网络大使奖”,这是对他在中欧社区内外为增进交流所做贡献的肯定。
“当人们问我为何选择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EMBA时,我的答案非常明确:因为在这里,你能够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他说,“此外,中欧为你带来的并非只是有限的知识、经历或关系。这个课程最令人惊叹之处是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一个庞大的支持性团体。学院相对年轻,我们仍觉得这里好像一个小家庭。”
“我很高兴地看到学院正在不断地向全球化的方向努力,并且已经在阿克拉和苏黎世设立教学基地,因为它是唯一一所传授如此有深度的中国知识的学院,同时,它也为我们的中方同学带来全球广度,达到这种平衡实在令人印象深刻。”